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采用微电解+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对纤维乙醇黑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黑液中COD质量浓度在12000mg/L左右,该组合工艺中厌氧停留时间(HRT)为48h时,厌氧COD去除率达到72%,MBR中的HRT为20h时,COD的去除率在80.8%~87.5%之间,出水COD质量浓度稳定在301~537mg/L.且MBR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2.
方治国  欧阳志云 《环境科学》2010,31(8):1926-1931
以高温厌氧细菌热纤维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LQRI和VPI菌株)和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olicus X514和39E菌株)为对象,以不同浓度纤维素为底物,分析了热纤维梭菌不同菌株的纤维素降解和酒精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在热纤维梭菌纯培养体系中,LQRI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VPI,前者约为后者的1.2倍,但两者的酒精生产能力没有显著差异,LQRI在1%纤维素条件下酒精终浓度约为12 mmol/L,VPI约为10 mmol/L.随着底物纤维素浓度的增加(1%、2%、5%),两者对纤维素降解和酒精生产能力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热纤维梭菌和嗜热厌氧乙醇菌混合培养体系中,LQRI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VPI,前者约为后者的1.28~1.58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两者的纤维素降解率均逐渐下降,但热纤维梭菌对纤维素降解的绝对数值还受到其它混合培养菌种的影响.此外,LQRI+Thermoanaerobacter混合培养体系的酒精生产能力明显高于VPI+Thermoanaerobacter,前者约为后者的1.27~1.77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混合培养体系酒精生产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3.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可再生、可完全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化工的主要原料。由于聚集态结构的特点,天然纤维素不熔融、难溶解,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近年来,人们发现一定结构的离子液体可以高效地溶解纤维素,这为纤维素的加工与功能化提供了一个崭新和多用途的平台。以离子液体为介质,通过溶解再生和均相衍生化反应可以制得一系列纤维素基高分子材料;通过催化分解等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生物质能源以及平台化合物等,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纤维素资源的应用领域,促进了纤维素科学的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十年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相关文献,综述了关于离子液体在纤维素化学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4.
制备了巯基纤维素并用其对含Cr(VI)离子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2、Cr(VI)浓度为50 mg/L和吸附剂为0.5 g时,常温条件下吸附6h后,Cr(VI)去除率达到99.2%,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35.
陈铭  马月珠 《环境工程》2012,(Z2):117-119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物质,对铁盐(FeCl3)水处理絮凝剂进行改进,合成了CMC-铁盐新型复合絮凝剂,并使用2.0g/L的高岭土模拟污水的上层清液测定去除效率进行其优化反应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m(FeCl3)/m(CMC)为1∶2、m(CMC)/m(NaOH)为1∶1、水浴温度为50℃以及水浴时间为5h等条件下合成的新型复合絮凝剂絮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6.
碱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在高固含率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堆沤处理对玉米秸纤维素结构的影响。分别用2.5%、5%和7.5%(ρ)的NaOH和Ca(OH)2将玉米秸在常温下堆沤处理3 d后,提取其纤维素,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比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结构和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碱堆沤处理使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部分分子间氢键断裂,部分酯键消失,随着碱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结构被破坏的程度越大;纤维素的晶体类型与002面微晶位置虽然没有改变,但是纤维素的结晶度与002面微晶尺寸增大。这些变化表明碱处理能提高玉米秸秆纤维素的可及度和反应性,从而改善厌氧消化性能。其中NaOH较Ca(OH)2表现出更好的纤维素润胀能力和反应性,在处理秸秆提高其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7.
138.
白腐菌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潜在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它们进行降解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纤维素较木质素易降解,但其被木质素包裹,故降解的关键问题就是木质素的降解。本文从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可降解性出发,重点讨论白腐菌降解木质素酶系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9.
普遍存在于森林地表的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不断在CWD中积累—释放—转移,是认识植物-土壤金属元素循环的关键纽带.因此以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不同类型不同腐烂等级CWD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金属元素含量及贮量特征.结果表明:CWD类型和腐烂等级显著影响金属元素含量.CWD中生物必需非重金属元素(K、Ca、Na和Mg)含量分别介于0.29-2.56、2.41-8.13、0.56-1.65和0.34-1.03 g/kg之间,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Cu、Mn和Zn)含量分别介于1.71-6.00、0.03-1.01和0.06-0.73 g/kg之间,非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含量(Cr、Cd和Pb)分别介于3.74-34.54、0.07-3.60和0.73-36.10 mg/kg之间.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CWD生物必需非重金属(K、Ca、Na和Mg)总贮量分别为43.77、220.63、40.78和31.37 kg/hm~2,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Cu、Mn和Zn)总贮量分别为0.12、16.11和9.91 kg/hm~2,非生物必需重金属元素(Cr、Cd和Pb)总贮量分别为0.10、0.16和0.72 kg/hm~2.不同类型CWD金属元素贮量表现为倒木根桩大枯枝枯立木,且不同金属元素在相同类型CWD不同腐烂等级之间基本具有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可见,CWD是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金属元素重要贮存场所之一,其降解过程中金属元素的释放可能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0.
为正确认识木质地板材料的燃烧特性,应用差热分析方法比较几种木质地板材料的燃烧性能。采用CRY-1型差热分析仪对8种木质地板与普通松木试样依据标准升温曲线进行差热试验,研究试样受热期间的峰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复合地板在燃烧性能上基本相同,而实木地板由于所选基材材种不同,其热特征有很大的区别。总体上,复合地板火灾危险性高于实木地板。所选8种木质地板与普通松木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为试样③﹥试样⑦﹥试样⑥﹥试样②﹥普通松木﹥试样⑧﹥试样⑤﹥试样④﹥试样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