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8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47篇 |
综合类 | 94篇 |
基础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再论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总结了现有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重新甄别了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机制,深入分析了自然灾害风险的核心内涵,据此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的新定义,即自然灾害风险是由自然灾害系统自身演化而导致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结合定义的相关规则,对自然灾害风险新定义进行了符合性验证。新定义不仅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本身的认识,而且明确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2.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可能受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严重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区域。自20世纪70印代初期开始,我国建立起年度全国地震会商会制度,对未来一年的地震趋势做出判断,并圈定若干个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的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这些重点危险区作为进一步加强监视、开展震情工作的重点目标。多年实践表明,地震重点危险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而造成地震损失和潜在震害的却主要在大中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93.
94.
生态系统评价是当前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它能够为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检测、优良生态系统类型筛选、土地利用格局合理配置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决策依据。论述了生态系统评价的相关内容、研究的尺度问题以及目前相配套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简明指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并展望了生态系统评价的未来走向。认为今后综合性的生态系统评价以及与此相配套的评价方法需要得到大力加强和研发,同时生态系统评价应该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5.
96.
97.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首先立足于风险研究这个大背景下,在理论上对风险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针对水灾的风险根据其研究与实践中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损失可能性”学派、“未来损失”学派以及“损失不确定性”三个学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灾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出了易于概率论和可能性理论的水灾风险定义,并将此定义应用于区域水灾风险评估的模型中。最后,探讨了水灾风险评估研究的问题与对其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8.
99.
本文针对固废利用在乡村振兴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分析了固废产生量增加与乡村振兴需求之间的矛盾,指出固废资源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次,探讨了当前固废处理方式不完善的问题,包括传统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的解决途径,包括有机肥料生产、能源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改善固废管理和推动固废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科技创新和提升社会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
监测植被变化对评价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陆面温度5项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植被生态指数(VEI),并利用SEN+Mann-Kendall、Hurst指数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植被生态质量差和较差区面积占全国植被覆盖区总面积的25.46%,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中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优良区占比42.91%,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华东的中部及南部地区、华中和华南以及秦岭地区;(2)从年际变化看,植被生态质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0.1%;(3)从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看,植被生态质量呈增加、基本不变和降低的面积分别占植被区总面积的34.82%、54.19%和10.99%;(4)从稳定性和未来变化趋势看,在过去的近20年我国植被生态质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好;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过去近20年一致,即将保持继续改善的趋势;(5)从不同植被类型看,13种植被类型的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稠密灌丛的生态质量最优,永久湿地、草地和稀疏灌丛的生态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