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65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并成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学生从静态的数学课堂中解放出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打造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数学课堂变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2.
数学试题形式变化多样,解题形成某种模式或思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决问题,还能帮助我们提高解题效率,这一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联想、选定、反思。通过融会贯通,我们一定会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3.
讨论了"相异构想"的相关内涵,同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剖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相异构想的成因,并制订了矫正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而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4.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更加了解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有了更进一步加强。在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关注,反而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指导。  相似文献   
76.
生活是个大课题,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动鲜活的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乐趣。  相似文献   
77.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变受多年应试教育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面对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现象,针对造成分化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学生及教师的角度出发寻求对策。于前者,可以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加强学法的积累等角度努力;于后者,则主要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7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从发挥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锻炼独立能力等方面全面阐述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0.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跟随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地进行革新。目前,初中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生理和心理的显著差异,使得他们对学科的兴趣也迥然不同,表现在有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浓厚,而有的学生却不能深入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全面发展,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将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原则,阐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策略创新,希望能带给初中数学教学从业者更多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