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2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19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89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246篇 |
综合类 | 1202篇 |
基础理论 | 217篇 |
污染及防治 | 77篇 |
评价与监测 | 107篇 |
社会与环境 | 137篇 |
灾害及防治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大气环境监测平行样的测定是保证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没有精密度允差的控制指标。本文就大气监测中氮氧化物平行双样的实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精密度允差测定的原则,并初步提出氮氧化物平行双样测定值精密度允差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常熟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全局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强化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安全生产各项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本质安全度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平稳。全市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都呈下降趋势,各类事故均控制在苏州市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内。具体工作中,常熟市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保障大型地下洞室驾驶安全,提出眼动和脑电双模态驱动的大型地下洞室驾驶疲劳评价方法,探究驾驶员疲劳演化特征。首先,根据实地数据设计大型地下洞室模拟场景,利用驾驶模拟技术开展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员的眼动和脑电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基于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眼动异常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解出脑电节律,构建脑电疲劳指数模型;最后,开展不同区段下驾驶员平均瞳孔直径、眨眼持续时间、眨眼频率及θ、α、β节律等指标的差异性分析,以平均瞳孔直径和脑电疲劳指标F为参量,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驾驶疲劳度量方法。结果表明,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出现明显早于精神疲劳,而精神疲劳可以更精确地体现影响驾驶状态的内在疲劳。相较于地上路段,驾驶员在大型地下洞室中的疲劳累积更快,呈现反复、波动式上升,且其综合疲劳程度在中后段达到峰值,之后受洞口光亮刺激在末段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震后城市避难资源供需匹配效率,根据应急避难灾民的需求特征,分析了避难人员分层疏散和不同类型避难所规划布局,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理论、多属性妥协解决策(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 VIKOR)方法和双目标机会约束模型的混合决策方法。根据定性因素评价结果优化开放避难所的适宜性,并最小化避难所开放数量。通过加权ε-约束、中心极限定理和分段线性函数逼近得到近似单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借助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确定性和机会约束性模型得到的优化结果,为考虑避难所选址问题中的需求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从多个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中受益,还能更好地对冲震后需求的不确定性,确保在时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避难救援行动有序和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监测的酶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淡水环境水质监测的酶学方法作了扼要的综述。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酶能够基本反映水体的生物活性,故能与其它经典生物性指数相参照,而酶活性的变化往往先于细胞数目的变化,故酶学监测方法更为简便和灵敏。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亦可对某种特定的生物化学过程或者物质循环机制作出较为深刻精确的描述。因此,酶可望成为特殊层次上的包含综合信息且具有独特含义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再生水的水质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以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为目标,从再生水中残留的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出发,通过全面分析污染物在回用过程中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能途径,结合当前国内外城镇杂用水的水质标准,提出了包括综合毒性指标、生物学指标、可吸附有机卤化物指标、挥发性有机物指标等在内的城镇杂用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