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9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算了湖南省14个市域的整体可达性和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湖南省86.44%的传统村落中有分布在距行政中心100km范围内,91.98%的区域传统村落可达性在60min之内,传统村落集中布局在近距离段,整体可达性较好。2空间可达性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村落指向性。3湖南省市域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差异较大,湘西和湘南两个区域可达性较差,时间成本与其他区域相差5—10min。在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为有关部门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3.
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五批传统村落及“十二五”期间“整村推进”贫困村为对象,分析中国传统村落和贫困村的空间相关性,并探讨其与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与贫困村的空间相关性方面,传统村落密度高—贫困村密度高的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贵州以及广西的交界、山西北部,集中在连片特困山区。低—低类型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沿边、西北以及部分沿海地区,低—高类型区域集中在省际边界地区,高—低类型区域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浙江和福建。(2)将传统村落密度低—贫困村密度低类作为参照,低—高类区域与交通可达性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显著负相关,与人口、气温、高程、坡度这几个变量显著正相关;说明传统村落密度低的区域,人口更多、交通可达性水平差、地区经济发展更差、自然条件更为恶劣(气温变化、坡度和高程增加,降水量少)地区,陷入贫困的风险也更高。(3)相对低—低类型区域,城镇化率与高—低类型区域显著正相关,说明当同时位于低密度贫困村区域时,传统村落密度更好的地区其城镇化率也更高,城镇化进程没有严重冲击传统村落的保护;高—高类区域与交通可达性水平、人口呈显著负相关。(4)不同坡度、气温、降水量对传统村落与贫困村分布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情况均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制定传统村落扶贫开发策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基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对象指引支撑。  相似文献   
94.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对象以及文化遗产留存丰富的宝库,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传统村落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容易发生火灾,通过文献检索,从传统村落的概念解析、木结构建筑火灾特征总结、古建筑的火灾预防及保护策略等多方面入手,对我国传统村落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归纳,发现我国相关...  相似文献   
95.
<正>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该市历史悠久,区内现存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开发东北的最早见证;生态宜居,区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区位独特,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东部地区通向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城市和必经之路;农业发达,素有东北三大粮仓之一的美誉,形成了以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完备工业体系;工业基  相似文献   
96.
工业遗址旅游开发是一种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旅游开发方式,正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创意经济视角,分析了创意经济与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基于创意经济视角下的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构建出重庆钢铁厂旧址创意旅游开发路径,对工业遗址旅游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志气的力量     
春日的一天,我们到一个叫周鲁庄的村庄游玩.周鲁庄是一个一看就让人赏心悦目的秀美村落,远眺,她就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紧紧贴在山的半腰.路旁的田地中,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农民们正翻土、栽插,有清新的泥土气息一阵阵扑鼻而来,让人倍感亲切.村旁、路边,尽是成林的果木,核桃树、木瓜树、桃子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个平面上,且互不示弱,都结满了累累青果,果木树都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结果甚多,不用说一看就知道今年是大年,村民们在果子成熟时又有好收成了.  相似文献   
98.
现今随着人口剧增、科学技术进步和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人类工程行为和经济活动已经成为巨大的地质营力,使得某些世界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区的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压力极大。作者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现状为例,仅就“世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地质因素及其环境保护等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
本文运用调查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山区丘陵、山前平原、低平原和滨海平原)表征村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几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平原地带的庭院面积大于丘陵山区,主要是由于地形及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2.庭院经济收入取决于庭院面积与经营程度;3.村落规模、密度的变化与农田生产力变化一致;4.适当增加村落密度,控制村落规模,有利于缩短耕作半径,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位于江汉平原北部石家河古城内谭家岭遗址地层孢粉、碳氮地球化学和磁化率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石家河文化早期(4.6—4.4 ka BP),孢粉浓度较高且种类多,特别是喜暖湿的孢粉科属含量较大,植被覆盖较好,说明遗址及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TOC、TN和C/N偏高,δ~(13)C_(org)偏低,表明当时以C_3植物为主,气候较为温暖湿润;该时期遗址区域可能积水较多,磁化率值总体较低,发生过水域面积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的变化,石家河古城在防御洪水及外敌入侵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石家河文化中晚期(4.4—4.0 ka BP),孢粉种类和浓度减小,TOC、TN和C/N也持续减小,δ~(13)C_(org)则偏高,气候凉干,降水减少,遗址区域积水减少并逐渐演变成古人的居住用地,受人类活动影响磁化率值明显增高;由于河湖、地下水位下降,石家河古城防御洪水与外侵的功能消失并逐渐废弃。4.2 ka BP前后气候持续凉干,极端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影响了当地农业和渔猎业的发展,使得石家河文化发展停滞,这是导致本区石家河文化衰落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