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7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591.
采用效果检测、粒径分布与电镜扫描等方法,研究厌氧折流反应器(ABR)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污水中有机物(COD)的转化过程及污泥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HRT从15 h到4 h的各运行阶段,COD去除率稳定在90.0%以上.沿程分析表明,当HRT为10、7.5、5和4 h时,ABR第一隔室分别承担约90%、78.56%、74.18%及58.91%的去碳比重,且承担COD去除的主要功能隔室由第一隔室过渡到第一、二隔室.随着HRT缩短,ABR第一隔室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总量显著上升.组成分析知,乙酸在总VFAs的比重由51.36%逐渐升高至58.77%,丁酸、丙酸含量相对较少,变化较小.随着运行时间推移,ABR中污泥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到111 d时,基本实现颗粒化;同时,沿水流方向颗粒化程度呈递减趋势.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ABR一定程度上存在生物相分离现象,各隔室分别以丝状菌、甲烷多球菌、单球菌和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592.
593.
阐述了大型储罐外边缘更换过程中防止罐壁变形及倾斜的安全措施,以及边缘拆除更换过程中要采取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94.
595.
带煤气堵盲作业应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封闭 ,禁止行人通行 ,下风侧40m内无火源。在工业炉窑前进行堵盲作业 ,管道内应通入蒸汽。凡距火源较近或在室内作业 ,不准带煤气作业 ,并且在管道内必须通入蒸汽。所有参加堵盲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在作业点附近 (上风侧 5m ,下风侧 10m)的所有裸体高温蒸汽管道 ,必须在作业前做绝热处理。作业法兰距支架较远 ,应设临时支架 ,以防反口。雷雨天禁止进行带煤气堵盲作业。在组织进行大型带煤气作业时 ,应有医务人员到场 ,做好中毒救护工作 ,为防止发生意外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596.
可吸入性粉尘对环境、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但由于粒径小而难以被除尘器直接捕集。电凝并是通过电场的作用使粉尘粒子荷电而发生凝并,使之有效直径增大从而便于捕集的简单、易行方法。研发采用偶极荷电凝并器并利用重力沉降作用测试可吸入性粉尘电凝并效应的实验装置,在测试段设置沉降放置若干载玻片作为取样点。采用粉煤灰为实验样品,分别在未荷电、电压18 k V,20 k V 3种状态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实验装置可以有效测试粉尘在测试段的沉降效果,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图像粒度分析处理以及中位径分析表明,荷电凝并后的粉尘粒径明显增大,大粒径粉尘百分比明显提高,平均粒径亦有所增大,且电压越高,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97.
本实验采用64.8L的厌氧异波折流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低温对异波折流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30℃降至20℃反应器运行15d达到稳定后,COD去除率仅从83.6%T降至76.9%。各隔室的VFA浓度均有所上升,前面隔室升幅较大,比甲烷活性略有下降;当温度从20℃下降至10℃时,产氢产乙酸茵和产甲烷菌等受到较大影响,在反应器运行达到稳定后COD去除率从76.9%T降至45%-55%,出水水质受影响较大,比甲烷活性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98.
为了进一步探究瓦斯爆炸压力的传播特性,搭建拱形60°单分岔管道瓦斯爆炸试验平台.在支管道内分别增加阻塞率为20%、40%、60%的拱形环状阻塞,阻塞率为40%的矩形和圆形通道阻塞.监测不同位置处测点的压力变化,研究瓦斯爆炸时拱形单分叉管道内测点的压力峰值变化特性,定性分析阻塞对分叉前管道内不同测点最大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距离增加,管道内的测点最大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没有阻塞的条件下,传播管道内瓦斯爆炸的最大压力出现在8 250 mm处,且大于增加拱形环状阻塞条件下8 250 mm处的压力峰值;随拱形环状阻塞阻塞率增加,8 250 mm处的最大压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阻塞率为20%~40%时,8 250 mm处测得的压力峰值变化较小;对比阻塞率60%时与没有阻塞条件下最大压力,4号测点压力减小40%以上;在支管增加阻塞,阻碍了管道泄压,在管道11 250 mm、12 200 mm处的压力峰值均大于没有阻塞条件下压力峰值;圆形通道阻塞和矩形阻塞条件下管道内最大压力出现在6 750 mm处;阻塞率为40%时,矩形阻塞对瓦斯爆炸管道内最大压力的减小最明显.  相似文献   
599.
介绍了烧结除尘器在电石法PVC生产中的应用;简述了烧结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结合烧结除尘器在矿石生产线上的应用情况,验证了烧结除尘器在电石法PVC等行业除尘应用中的优异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600.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苏州某环保公司实验用下进风袋式除尘器4种方案下的流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别为无导流(方案1)、直加同向翼(方案2)、直加异向翼(方案3)、竖直导流加整流格栅(方案4),选取滤袋进口前100 mm处截面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不同面积破袋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压差、流速和浓度作为检漏特征因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方案4的流场分布最为均匀,优于方案2和3;方案2的阻力增幅最小,显著低于方案3和4。研究从模拟角度验证了小范围破袋出口浓度与破袋面积呈线性正相关,并发现选取压差和流速作为检漏特征因子影响不显著,浓度变化最为灵敏。综合气流分布均匀性和阻力2个重要评价指标,方案2、4速度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36、0.2,且方案2阻力增幅远小于方案4,方案2更具实用性。研究提供的数值模拟方案可为下进风袋式除尘器的导流布置及监测传感器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