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COD的极谱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COD的极谱法研究袁洪志仙桃市环境监测站测定环境水样中COD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容量法,极谱法测定COD的方法至今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提出用示波极谱二次导数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OD。其原理为: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满足裂隙发育韵律性的分析需要以及在裂隙网络模拟中准确使用间距参数,利用基于中位数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之一——箱线图法,对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厂房区某排水廊道野外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箱线图的离群值可以有效地避免掩盖效应,清晰直观地指示裂隙的疏密展布;与岩层产状一致的裂隙组发育具有随机性特点,受断层影响大的裂隙组离群值是裂隙集群分布的边界,而与断层高角度相交的裂隙组呈现疏密相间各自等间距分布的特征;二次探索分析提供的间距均值参数误差平均缩小到3.39%以下,相比概率累计分布曲线拟合得到的均值,其精度平均提高了46.97%,表明箱线图法是裂隙间距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3.
文章研究了活动态铊的提取条件和极谱测定方法,并用此法测定了多个沉灰渣样品中活动态铊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4.
食盐总碘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谱法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极化电极的电流-电位(或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溶液中被测物质浓度的一类电化学分析方法.本主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通过实验确定了在硼砂底液中的碘酸钾的极谱波特性,并用于测定食盐中的总碘含量.极谱波的半波电位El/2是被测物质的特征值,可用来进行定性分析.扩散电流依赖于被测物质从溶液本体向滴汞电极表面扩散的速度,其大小由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决定,据此可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5.
研究卫生垃圾填埋场边界的地电特性,界定卫生垃圾填埋场边界有助于场地环境的维护和管理,采用电阻率二维层析成像技术中的3种装置排列(测深、温纳、偶极-偶极)对小型卫生垃圾填埋场模型进行对比测量,通过电阴率二维层析成像技术对填埋场边界的地电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测深和温纳两种装置排列,不能进行精确定位;而偶极-偶...  相似文献   
136.
为了研究电晕极结构对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的影响,采用逐步优化法,对比十字形芒刺电晕极和笼式环形电晕极在不同横向极距、纵向极距、芒刺数下对电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优化后,加入芒刺的笼式环形电晕极放电能力优于未加入芒刺的笼式环形电晕极和十字形芒刺电晕极,并在与水膜共同作用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其结构参数为:从上至下4层圆环半径依次为107,80,54,28 mm;相邻圆环纵向极距为150 mm,圆环与集尘极的横向极距为90 mm;半径最小圆环上芒刺数为8根,其直径为2 mm,长度为10 mm。优化后的电晕极结构与水膜作用有助于提升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37.
结构韧性性能的目标是:在极罕遇地震作用时,结构不发生严重破坏;地震结束后,结构能恢复预期状态,进而恢复建筑功能的性能。隔震是结构韧性性能实现的关键技术,然而,结构隔震层位移响应超过允许值,引发隔震支座破坏,导致其减震性能失效,成为制约该类结构韧性性能目标实现的关键难题。本文以结构层作为滑动面,主体结构整体或滑动面之间的部分结构作为滑动块,提出大位移摩擦摆新型结构,通过隔震层的不同位置以及数量,构建大位移摩擦摆底层和多层隔震结构体系。分别建立该统一分析模型、探明其减震机理证明其良好减震性能,实现韧性结构性能目标。开展结构设计实现和韧性性能评价研究,表明了主体结构、非结构构件和大位移摩擦摆(支座和结构层)等地震损伤和恢复能力。本研究为韧性结构发展提供了结构新体系和关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8.
催化极谱法是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发展得十分迅速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它可以测定矿石、土壤、水质及食品中10~(-2)~10~(-11)M含量的物质。催化极谱之所以在我国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因为这一方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所用的是普通分析化学试剂,且用量极少,测定条件和环境要求不严,同时,催化极谱分析流程短,很多方法一次可以同时测定几个元素,是既经济又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为基层监测站所欢迎。 国家标准局在制定的一些标准分析方法中,很多元素的测定都采用了催化极谱法。地质部门已用催化极谱法制定了标准样品。目前,催化极谱不仅在冶金地质部门,而且在食品卫生、环保部门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1986年5月国家环保局在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水质会议上成立了“催化极谱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专题研究组,大力开展催化极谱应用于环保部门的研究工作。 我们参阅了国内外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提出了水质监测中常用的十个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这套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经济、易掌握的特点。我们用这套方法对从未从事过极谱分析的一般化验人员进行了实际培训,结果表明只需一个月的时间,他们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套方法,报出准确的数据。因此这套方法易于在三、四级监测站推广。  相似文献   
139.
鲁甸应急——云南鲁甸“8·3”6.5级地震应急救援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2014年8月3日1 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据云南省政府14日统计,此次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5.4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有2.72万户、8.55万间房屋倒塌,4.3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地震的极震区达到Ⅸ度,Ⅵ度以上的范围达10350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40.
防患于未然     
正生命因安全而美丽,生活因平安而绚丽;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的梦想,了解民防知识,是我们未来的保障。莎士比亚说过,人生就像窗外的天气,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雷雨、暴风。要想在处处危机四伏的人生海洋中乘风破浪,航行到胜利光明的彼岸,就必须防患于未然,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不至于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