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极谱法测定地面水中微量的砷曹雪艳仙桃市环境监测站砷的极谱法测定国内外虽有报道.但因地面水中砷的含量甚微,故用极谱法测定地面水中砷的方法至今未见。本文研究了碘化胺──硫酸体系中,在有一定量磷离子的存在下,地面水中砷的极谱法测定。测定范围在I×10-4~...  相似文献   
92.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稀硫氰酸盐的底液中 ,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 ,有一灵敏的亚硝酸根催化波。峰电位为 -0 .47V( vs·SCE)。阳极化二阶导数峰高与亚硝酸根浓度在 1× 10 - 7~ 5× 10 - 5mol/L 之间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 5× 10 - 5mol/L( 2 .3ppbNO - 2 )。试验了多种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尤其是大量硝酸根不干扰。应用该法测定了许多样品中的亚硝酸根 ,并对该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证明该波是 [SCN· NO]催化溶液中的溶解氧还原所致  相似文献   
93.
自由飞行能够提高空域容量从而缓解空域拥挤问题,在保障自由飞行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飞机的安全间距,需要研究自由飞行条件下飞机的安全评估问题。分析了所需CNS性能、防撞系统、风的因素等自由飞行下航空器定位误差的影响因素,考虑到航空器定位误差在短时间内具有累积性,提出采用INS、GPS数据融合算法对定位误差进行周期性修正。给出修正后的航空器定位误差分布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并将其运用到自由飞行下碰撞风险评估中。结果表明,碰撞风险随安全间距增加呈下降趋势,以1.5×10-8次/飞行小时的目标安全水平为例,对航空器定位误差修正的最小安全间距为8 600 m,不对航空器定位误差进行修正的最小安全间距为9 100 m。  相似文献   
94.
每次透过国贸的玻璃窗,看到对面被大火烧成废墟的央视大厦北配楼,芮小姐总不由得想起西晋刘琨《重赠卢谌》的那两句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大火面前,看似雄壮的现代建筑会显得这么脆弱?材料专家告诉  相似文献   
95.
《安全与健康》2011,(13):16
最近,山西省公布了一项针对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其中施工工地上在用的安全帽抽样合格率只有50%,不合格项目包括:质量、垂直间距、帽壳内突出物、耐冲击性能等。作业时戴安全帽,本是为了确保安全,可这仅仅一半的合格率却让生命安危成了一场赌博。据了解,不合格的安全帽在意  相似文献   
96.
为客观反映液化石油气灌(LPG)装站整体安全生产状况,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灌装站安全评价标准。基于某市区域内100家LPG灌装站安全评价现场检查数据,借助UCINET软件对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结点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间距中心度分析,探究安全评价指标的重要度、紧密度以及控制、影响其他评价指标的程度,确定14项中心度较高的核心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灌装站的潜在安全隐患,并与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结果与灌装站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湿式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湿式电除雾器可有效控制燃煤烟气中的SO3、气溶胶、微细颗粒物、重金属汞等污染物。从燃煤电厂大烟气量的特点出发,论述了高气速电除雾器及关键部件,如导电玻璃钢沉淀极、电晕极及阴极框架等的研制。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高气速电除雾器在燃煤电厂应用中的显著效果,能满足国家对燃煤电厂提出的低排放要求。高气速电除雾器在我国的燃煤电厂中的推广运用是可以预见的。  相似文献   
98.
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含盐量高,色度和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采用批式试验,以Ti/RuO2-IrO2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对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对浓缩液色度、COD、氨氮去除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A/dm2,电解3 h时,色度去除率达94%,出水色度为15倍;电解5 h,氨氮去除率为99.67%,出水氨氮为1.4 mg/L;电解6 h,COD去除率为60.43%,出水COD浓度为1156 mg/L。以Ti/RuO2-IrO2为阳极电化学氧化技术对垃圾浓缩液色度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适宜的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分别为6 A/dm2和4 cm。  相似文献   
99.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金属镍与桑色素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pH为7.00的B-R缓冲体系中,桑色素与镍络合并在-1.13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其峰高与桑色素浓度在8.00×10-6~1.90×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7,检出限为6.00×10-6mol/L。测得镍与桑色素的配位比为1:2,表观稳定常数为2.22×1011。  相似文献   
100.
可视化技术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应用可视化技术结合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重质气体泄漏扩散实验。对泄漏源不同间距和泄漏区障碍物工况下多泄漏源同时泄漏时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得到了罐区重气泄漏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影像。结果表明:可视化研究较好地展现了罐区重质气体泄漏扩散的全过程;多源泄漏的间距越大,扩散越快,范围越广;泄漏源靠的越近,其中间区域越容易形成重气高浓度区,危害越大;重质气体泄漏扩散至障碍物时,扩散行为会发生变化,在障碍物前后会形成高浓度区,并沿着障碍物壁面慢慢上升直至稀释成中性气体,危险性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