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712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14篇
综合类   2609篇
基础理论   403篇
污染及防治   334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84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洪泽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湿地植被群丛多样,重点保护鸟类种类众多,种群数量大。调查结果显示:洪泽湖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鸟类194种。我们研究了洪泽湖湿地的大气、河流、湖泊环境质量,在分析洪泽湖湿地的破坏程度和原因后,提出了洪泽湖湿地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02.
沼泽湿地CO2、CH4、N2O排放对氮输入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选取小叶章沼泽化草甸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氮输入对沼泽湿地CO2、CH4和N2O等3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输入对沼泽湿地CO2和CH4排放有明显影响,其季节排放总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3和2.5倍,但对CO2和CH4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氮输入对N2O的排放强度和季节变化模式均有显著影响,CO2排放通量与5cm深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地表温度和1.5m气温存在指数关系,而CH4和N2O排放与温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20、100和500年时间尺度上氮输入处理的CH4和N2O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150%、150%和80%,表明氮输入在长、短时间尺度上都是增强CH4和N2O的温室效应的。  相似文献   
903.
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里海——地处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属典型的沼泽湿地,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它的面积不断缩小,水源枯竭,区域分割,植物群落衰颓,动物种类减少。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修复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4.
湿地甲烷的产生、氧化及排放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甲烷研究已倍受科学界关注,不仅由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贡献率达25%,还因为单分子甲烷的增值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30倍.湿地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估计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甲烷排放的贡献率约为20%,即为100~200Tg a?1.湿地甲烷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在土壤氧化层以及根际中部分氧化,然后通过土壤、水体和植物体排放到大气中去.就近10a来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产甲烷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环境因子的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尤其集中在稻田产甲烷菌的研究上,因此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突破.产甲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要对甲烷排放量估计、甲烷排放动态研究以及在甲烷排放建模等方面取得进展,必需在甲烷产生机制上进行突破.甲烷氧化菌的研究集中于菌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其自身氧化能力上,应用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甲烷氧化过程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氧化过程具体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需要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甲烷传输过程是研究甲烷排放动态的基础,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稻田研究上,对高寒湿地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湿地甲烷通量的研究是目前温室气体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气中甲烷气体浓度增加与湿地甲烷通量的关系.湿地甲烷通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对影响湿地甲烷通量的因素的研究相当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对生物因素的关注.由于学科的发展,近10a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之过去更为全面和系统.图1表1参68  相似文献   
905.
生态型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由生物调节池、好氧降解与微生物培养池、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组成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组合工艺系统,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试验室废水。系统连续运行2年的处理效果持续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国家(GB 18918-2002)1级排放标准。该工艺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用地面积小于2 m2/t,建设成本为300~500元/t,运行耗电量小于0.1元/t,管理维护等费用约为0.1元/t,运行合计费用小于0.2元/t,该生态型组合人工湿地所具有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于处理水量不大、水质变化不太大,管理水平不太高的广大中小城镇、居民小区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906.
杭州城市及其边缘区湿地磷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奎  周翠 《生态环境》2005,14(3):301-304
对杭州城市及其边缘区湿地土壤的磷形态组成、固磷能力和释放潜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城市及边缘地区的湿地由于受人类影响的不同及所处环境的差异,性质已有很大的分异。城区的西湖、水塘和河流底泥中磷的积累、磷的饱和度和零吸附磷平衡浓度均明显高于城市边缘地区的湿地;湿地土壤中的磷主要呈不稳定、或亚稳定态,可提取态磷约占总磷的80%,62%的湿地土壤磷饱和度在25%以上。最大磷吸附量的大小主要与湿地中无定形氧化铁、铝含量有关。零吸附时磷的浓度(EPC)较高,在0.10~2.48mg·L-1之间,具有较强的释放潜力。半透膜渗析法测得的磷释放量与磷积累呈正相关,但当磷饱和度超过25%时,其磷释放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杭州市及其边缘区湿地土壤磷已普遍达到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磷净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907.
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动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荣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处理效果及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SS、COD、BOD5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7.6±6.6、90.0±12.5和22.7±4.3 mg.L-1,去除率分别为73.9%、63.8%和72.5%。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7%和99.6%。对NH4 -N和TP去除效果较差,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1.2±2.7和2.03±0.29 mg.L-1,去除率分别为45.1%和30.2%。BOD5、COD的去除效果和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每年的4—7月BOD5去除效果最佳,1月和12月去除效果最差。COD的去除效果每年6月和7月最高,1月和12月最低。分析BOD5、COD和SS去除效果的年际变化发现,BOD5和COD年平均去除率从1999年到2004年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8.
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志萍  王趁义 《生态环境》2007,16(4):1092-1097
介绍了生态型芦竹(Arundo donax Linn)的生物特性,并对芦竹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有较好的耐受性。研究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对重金属污染湿地的修复具有指导作用。采集了4个不同环境下的芦竹样本,对重金属富集量和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对镉、铅、汞有较好吸收,地上部叶内富集量分别为57.40~33.22mg·kg-1,412.4~312.4mg·kg-1,21.5~11.8mg·kg-1,地上部茎内富集量分别为19.50~4.02mg·kg-1,83.1~43.6mg·kg-1,30.0~19.4mg·kg-1。芦竹对铜的富集能力较弱,地上部叶内和茎内富集量分别是12.4~2.8mg·kg-1,1.4~0.4mg·kg-1。铜和铅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根>叶>茎,镉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叶>根>茎,汞在植物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富集量还与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有关,一般是随着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镉、铅、铜在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汞在植物茎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在污染或非污染环境中都能较好地富集镉、铅、汞,基于芦竹具有较大生物量特点,芦竹对湿地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研究芦竹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分布,旨在为湿地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9.
简要介绍了山东省滕州市的水资源现状,指出了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近年来水污染与水环境容量的矛盾,提出滕州市水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及其污水再生利用方案,即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相结合,改变农业灌溉方式,建设中水回用工程。  相似文献   
9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与节约型城市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具有出水水质好、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