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3 毫秒
31.
资兴市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兴市毛竹资源丰富,经营历史悠久,但培育技术相对滞后.在对全市毛竹低产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低产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技术措施.通过改造后的第7年,新竹每亩平均增加102株,新竹产量是对照的1.7-3.6倍,胸径增粗0.6 cm以上;在立地条件好的纯毛竹林,采用综合技术集约经营,出笋数是粗放经营的50倍.林分结构基本趋向于合理.这对加快毛竹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意义重大.表2,参9.  相似文献   
32.
对青海天然灌林(灌丛)热量带和类型划分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铎 《青海环境》2006,16(2):47-50
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大量资料,阐述了青海天然灌林(灌丛)的热量带划分问题,由以往的二带(温性和高寒)划分改变为三带(温性、寒温性和高寒)划分,首次对64个省内分布的灌林群系作出了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33.
清江隔河岩坝区杉木—南酸枣林的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杉木-南酸枣林是清江隔河岩坝区的一种典型次生林。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比较复杂,群落的区系组成凤落叶阔叶树种主主,显示出由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植被地段次生群落的特征。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同地区的次生林类型中处于较高水平,表明群落以前受到过中度干扰。目前的恢复状况较好,群落的演替趋势是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34.
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不同活性有机碳对人工林土壤质量改善及碳库动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地区,从南向北沿着降雨和温度降低梯度选择淳化、安塞、绥德和神木共4个地区,比较研究了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不同的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湿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级为粉黏粒(<0.053 mm)、微团聚体(0.25~0.053 mm)和大团聚体(>0.25 mm),用Leffory法测定3种粒径土壤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①4个样区大团聚体(>0.25 mm)含量由南至北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微团聚体(0.25~0.053 mm)含量逐渐增加,粉黏粒(<0.053 mm)含量则先增后减.②4个样区中土壤团聚体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低活性 > 中活性 > 高活性,其中,粉黏粒(<0.053 mm)低活性有机碳含量为1.02~1.52 g·kg-1,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0.53~0.91 g·kg-1,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为0.28~0.43 g·kg-1;而微团聚体(0.25~0.053 mm)低活性有机碳含量为1.02~2.02 g·kg-1,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0.46~1.20 g·kg-1,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为0.31~0.85 g·kg-1;大团聚体(>0.25 mm)低活性有机碳含量为1.08~3.07 g·kg-1,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0.70~1.96 g·kg-1,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为0.48~1.24 g·kg-1.③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3种粒径团聚体的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主要与年均气温(MAT)、年均降雨量(MAP)、土壤SOC、TN和含水率显著相关(p<0.05),且在同一活性下,活性有机碳含量与MAT、MAP、土壤TN、SOC、含水率的相关性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越显著.研究结果对理解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和中游段输水堤防建设工程,在下游、中游分别设置了9个和3个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化学特征监测断面,并在中游的3个断面和下游的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植物样方调查,以分析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地下水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态输水影响下,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两岸地下水位抬升显著,植被的盖度有明显增加,胡杨的当年生枝叶都表现出积极变化;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在建有输水堤防又有生态闸的断面地下水位、水质以及植被综合优势比均明显好于无生态闸断面.  相似文献   
36.
采伐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初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人为采伐活动形成的林窗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以39 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7 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m2、G6:1 225 m2、G7:1 600 m2)以及林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中央和林窗边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①林窗大小显著影响了林窗内各位置土壤MBC和MBP,对MBN影响不显著;MBN与MBC变化趋势相同,均随林窗增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但MBN变化幅度较小,MBP仅在林窗中央具有单峰型变化。MBC、MBN和MBP分别在面积为400~900 m2、225~625 m2和625~900 m2的林窗较高。总体来看,中型林窗更有利于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值。②季节变化对土壤MBC、MBN、MBP均有极显著影响,MBC为夏高春低,MBN夏高冬低;MBP的变化较复杂,秋季相对较高。③林窗中央与边缘间MBC、MBN、MBP差异不显著,但MBC、MBN显著高于林下。说明较之马尾松纯林,林窗内土壤微生物活性有较大提高。④土壤温度对MBC、MBN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对MBN、MBP有显著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林窗形成后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7.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极端地面温度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极端地面温度的连续观测,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并揭示了林隙极端地面温度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林隙极端地面温度不同空间样点之间存在异质性,而且异质性的强度、 尺度和空间结构组成随时间而改变,各月平均极端地面温度斑块形状复杂,最高地面温度大小顺序均为6月>7月>8月>9月,最低地面温度大小顺序为7月>8月>6月>9月,月平均地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布位置不固定,同一月份地面最高温度的大小顺序是空旷地>林隙>郁闭林分,地面最低温度大小顺序是郁闭林分>林隙>空旷地。研究旨在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39.
高海拔的树线构成了一个对气候变化及其变化程度理想而敏感的代表性指标,即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是有关高海拔树线和北方山地森林变化的多尺度记录和重建,在整个全新的所有时间尺度上,它们的位置,结构和组成受到气候因素的驱动,自全新世早期起,苏兰松树线退行性的下降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制约千年气候变化的必然性理论相吻合,在距今约7000年前,气候的季节性连续减弱,凉雁且更潮湿的夏季和积雪不断增加的冬季,为亚高山桦树林带迁入和挪的夏季和积雪不断增加的冬季,为亚高山桦树林带的迁入和挪威云杉的生态学占优势地位创造了条件,除了这种长期的趋势,较短时间的非正常气候也从树线年代学中得到了树线和很稠密的山地森林,从那以后,进入小冰期,直到19世纪晚期,北方和高海拔的生态系统受到寒冷,风以及高度易变的气候条件的严重胁迫,干扰和动摇,在本世纪前半叶的一段较暖气候的出现,是某些被小冰期所破坏的结构得以恢复,但是,树线和高海拔的森林还远远没有恢复到它们中世纪所达到的程度,在运去的四,四十五年中,仪器记录到海洋性更强和稍微有些冷的气候,高海拔乔木植被已作出了退行性的反应,表现在落叶,生长迟缓,停止更新及局地性的树线下降,新冰期的进程已重新开始,例如亚高山/高山矮灌丛石南的干梢枯死,其后相继而来的腐殖质和表面矿物质的丧失,已在一个唯一的,具有始于20世纪初本底数据的区域网络中监测到了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40.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发表的报告书指出,从人类明开始8000年间世界自然林已有2/3消失。以气候、地形等为参数用计算机测算,8000年前森林面积为80.8亿公顷,现在只不过30.44亿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