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5篇 |
免费 | 168篇 |
国内免费 | 43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8篇 |
废物处理 | 36篇 |
环保管理 | 182篇 |
综合类 | 1445篇 |
基础理论 | 379篇 |
污染及防治 | 132篇 |
评价与监测 | 33篇 |
社会与环境 | 47篇 |
灾害及防治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256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239篇 |
2007年 | 242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藻华现象,分析了国内外基于化感作用抑制藻华爆发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该技术的三大主要优势:抑制高效性、选择抑制性及环境友好性,并介绍了化感植物与藻类共培、直接投加化感物质、采用缓释技术投加化感物质3种抑制方式,最后指出目前该技术仍需丰富抑藻条件研究、克服“低促高抑”现象等问题,以期使化感抑藻技术尽快成熟并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为准确计算无人机地面坠毁后造成的伤人风险值,考虑空域环境内风对无人机坠落过程的影响,尤其是随机风速与风向对无人机地面坠毁位置的作用效果,并引入二阶标准模型定义无人机坠落过程,建立随机风速与风向作用效果模型,将风的作用输入到无人机坠落全过程,兼以真实运行场景参数、无人机自身运行参数,开展多因素作用下的地面风险评估,重点探讨风速、风向对地面不同区域内人群带来的风险作用,进而得出更加可靠真实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环境内风的作用会对无人机地面坠毁位置产生显著影响,最终使得地面风险分布极不均匀,且风险数值远高于民航有人机的安全标准,因此,无人机不适宜在某些较为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33.
34.
蒋洪杰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2,(5):37-3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人口的主体。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64.01万个行政村,25223万农户,乡村人口占全国总量68.09%,从业人员数占全国总数的57.00%。因此,农村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关系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全局,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农村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发挥着基础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5.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循环再利用潜力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红墩妥田系统有机养分循环再利用潜力大,水稻收获,年均从稻田系统中输出NPK的总量最大可达到224.7,53.0和271.4kg/hm^2,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年均可归N,P,K量最大分别为115.1,35.8和231.5kg/hm^2,占系统输总量的51.2%,67.5%g和85.3%,保持稻田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可提高系统生产力,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增产3056kg/hm^2,增施N肥,增产2753kg/hm^2,增施N,P肥,增产1543kg/hm^2;NPK配合,增产984kg/hm^2;有机物循环再利用还可增强稻田系统的稳产性能,降低稻谷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对水稻的增产有着明显的残效叠加作用,在施用N,P,K化肥基础上圾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水稻增产率在试验期间的前5年为7.2%,后5年平均为9.4%。 相似文献
36.
为深化对酸雨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腐蚀机理及时效性能演变机制的认识,论述了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腐蚀机理;归纳总结了已有酸雨侵蚀混凝土理论模型;梳理了酸雨单因素作用、酸雨-环境因子耦合作用、酸雨-荷载作用及酸雨-环境因子-荷载作用4种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演变过程的最新进展及研究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酸雨离子成分交互作用的酸雨腐蚀混凝土机理尚未清晰,已有酸雨侵蚀混凝土理论模型缺乏扩展性,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时效性能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室内加速试验规范尚未统一,且多忽略了实际混凝土结构承载状态及服役环境的复杂性及时变性,所获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依时变化规律仅适用于特定试验环境,同时由于试验工况单一导致试验数据匮乏,对混凝土-酸雨-环境因子-荷载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不足,仍需增设试验工况,扩大试验延度,加强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变及微观化学分析,进一步探索酸雨侵蚀混凝土机理,改进混凝土时效性能量化指标及评价体系,完善混凝土-酸雨-环境因子-荷载多场关联下混凝土时效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37.
《尊敬、抗争和科学发展》一文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用大量的历史事实,阐述人类在遵循规律改造自然、推进科学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读后使人很受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38.
鹿骋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8,(1):20-22
随着国内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普遍意识到交通警察、环卫工人、路政绿化工人等在道路上执勤和作业时容易受到机动车辆的伤害。但是.在一些车速相对较慢.而环境特别复杂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如机场停机坪、建筑工地等,工作人员同样面对非常严重的机动车伤害的威胁。 相似文献
39.
非职业高可视性警示服适用于非职业用途。它是为保护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自身安全,达到从视觉上起到警示作用而穿用的,不同于交警、交通协管、养路工等法律法规规定必需穿用的职业高可视性警示服。EN1150是欧盟关于非职业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标准,其相关技术条款对该产品的设计、面料的技术要求、标签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也是对89/686/EEC指令的具体支持。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