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生物还原法处理水体硒污染,绿色经济。但大多数硒酸盐还原模式菌环境适应性较差,工程应用困难。采用某些具有硒酸盐还原能力的反硝化菌治理硒污染,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反硝化菌主导的硒酸盐还原菌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底物还原速率对比分析,结合微生物群落数据和功能基因定量,证实了Nap型硝酸盐还原酶主导了硒酸盐还原过程,明确了反硝化菌在还原硒酸盐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了硒还原菌谱。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硒酸盐污染治理策略:采用硝酸盐对活性污泥进行预驯化,可大大提升硒酸盐还原效率,因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在二维凝胶圆盘体系中.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钾钠等对舍有三聚氰胺诱导的草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带数码相机的生物学显微镜和XR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有2×10-5mol/L的三聚氰胺存在时,晶体主要以不规则多边形和圆形形式存在,而在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钾钠等的浓度条件为0.01 mol/L和0.1 mol/L时,大大降低尿结石中主要成分COM的比例,在加上述物质的凝胶体系中的晶体除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未出现待测组分外,其余都出现了待测组分,COM,COD的晶型.加入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钾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时.待测组分和COM的所占下降很多,主要以COD和COT晶型存在.另外,这些未知组分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其促进尿结石的形成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以河南开封包公湖景观用水和开封第三水厂水源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自配的高铁酸盐(CFeO2-4=0.109×103 mg/L)试剂,用高铁酸盐投加前后藻类数量的变化计算除藻率,并根据不同的投加量得出其除藻率的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高铁酸盐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高铁酸盐投加量,无论是景观水还是给水水源水,其藻类的去除率均很高,分别达87%~89%和90%,对含高藻类水源水浊度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64.
SBR无厌氧段实现生物除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SBR在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 SBR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厌氧段而直接好氧曝气,废水中磷的浓度仍下降较快.在曝气时间为4h,进水COD浓度为400mg·L-1左右,反应过程中pH值7.0±0.2时,进水中TP浓度由15-20mg·L-1降到1mg·L-1以下,磷的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反应过程中传统的储能物质多β-羟基烷酸盐(PHA)基本保持不变且含量较低(PHA浓度在5mg·L-l左右),聚合磷酸盐(聚磷)在4h好氧阶段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好氧开始时聚磷含量为83.034mg· g-1,好氧1h时污泥中聚磷含量为79.980mg·g-1,好氧结束时聚磷含量为83.086mg·g-1),在0.5h沉淀和3.5h静置期内聚磷没有明显的水解现象.此研究表明在无厌氧段、无PHA合成而直接好氧曝气,聚磷菌亦能将废水中磷酸盐合成聚磷,通过排除富磷污泥而达到除磷目的,这和传统的理论与研究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5.
Ferrate(VI) was employed for the oxidation of cyanide (CN) and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opper or nickel in the mixed/complexed systems of CN-Cu, CN-Ni, or CN-Cu-Ni. The degradation of CN (1.00 mmol/L) and removal of Cu (0.095 mmol/L) were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Fe(VI) doses from 0.3–2.00 mmol/L at pH 10.0. It was found that Fe(VI) could readily oxidize CN and the reduction of Fe(VI) into Fe(III) might serve e ciently for the removal of free copper ions. The increase in Fe(VI) dose apparently favoured the CN oxidation as well as Cu removal. Moreover, the pH dependence study (pH 10.0–13.0) revealed that the oxidation of CN was almost una ected in the studied pH range (10.0–13.0), however, the maximum removal e ciency of Cu was obtained at pH 13.0. Similarly,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CN-Ni system having the initial Ni concentration of 0.170 mmol/L and CN concentration of 1.00 mmol with Fe(VI) dose 2.00 mmol at various pH values (10.0–12.0). Results showed a partial oxidation of CN and partial removal of Ni.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Fe(VI) can partially degrade the CN-Ni complex in this pH range. Further, Fe(VI) was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imulated industrial waste/e uent waters treatment containing CN, Cu, and Ni.  相似文献   
66.
Both citrate and hypophosphite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degraded by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Fe2+/H2O2, UV/Fe2+/H2O2, and electrolysis/ Fe2+/H2O2) in this study. Comparison of these techniques in oxidation efficiency was undertaken. It was found that Fenton process could not degrade completely ci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hypophosphite since it caused a series inhibition. Therefore, UV light (photo-Fenton) or electron current (electro-Fenton) was applied to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the Fenton process.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photo-Fenton and electro-Fenton processes could overcome the inhibition of hypophosphite, especially the electro-Fenton.  相似文献   
67.
消费者产品中大量使用的内分泌干扰素的潜在健康影响暴露评估和源识别被高度重视.研究者搜集了加州Richmond工业区40户非吸烟家庭和加州Bolinas 10户乡村家庭室内和室外空气平行样本.利用GC-MS分析104种因子,包括邻苯二甲酸盐、烷基[苯]酚、对羟苯甲酸酯、多溴联苯醚(PBDE)阻燃剂、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68.
苗期小麦和水稻对硒酸盐/亚硒酸盐的吸收及转运机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苗期小麦和水稻对硒酸盐(Na2SeO4)和亚硒酸盐(Na2SeO3)的吸收及转运机制.营养液中供给Na2SeO4时,正常培养的水稻地上部和根中硒的含量分别30.3 mg·kg-1和39.0 mg·kg-1,水稻吸收的硒有80%从根转移到了地上部;小麦地上部和根中硒的含量分别为1.76 mg·kg...  相似文献   
69.
正2014年5月20日来源:Chemical Watch网站加拿大规制部门开始就它们认定6种偶氮金属配合物和物质不构成《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定义的环境或健康威胁的决定征求公众评议。针对偶氮基团的快速筛查评估是加拿大对其《国内物质清单》上的优先性物质进行评估的工作的一部分。在确定这些配合物和物质不满足将要求进行进一步研究或更严格规制的任何标准前,环境和卫生主管部门已经发现,所有6种偶氮物质的国内生产量均不足以触发进一步评估。只有一种基于C10-14烷基胺的  相似文献   
70.
紫外光照射下铁锰物种对酸性橙Ⅱ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铁酸钠原液对酸性橙Ⅱ进行氧化脱色,并对比了高锰酸钾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脱色能力.结果表明,254 nm紫外光照射提高了高铁酸钠原液与高锰酸钾的脱色效能,而且紫外光和高铁酸钠原液联合使用时,对染料的脱色速率是单独紫外光和单独高铁酸钠原液脱色速率的1.11倍,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通过对比紫外光照射下硝酸铁和硫酸锰的脱色能力,证明低价态的水合Fe(Ⅲ)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反应性,异丙醇淬灭试验证明产生了大量羟基自由基.另外,在所考察的pH范围内,无论紫外光照射与否,相对于硫酸锰和高锰酸钾,硝酸铁和高铁酸钠原液都保持了较高而稳定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