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36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作为拓垦过程和人地交互作用显著的代表性区域,对台湾省历史耕地时空变化重建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海峡两岸历史土地变化过程特征、差异和规律的认识。基于历史文献和统计年鉴,以历史人口数据为代用资料,分析了耕地和人口记录特征后,综合采用引用替代、线性内插、隐匿系数修正法、人均耕地系数法和余粮规模检验等方法,估算和订正了近300年来中国台湾省历史耕地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台湾省耕地总量,由荷据时期的0.91×104 hm2增长到当前的79.30×104 hm2,增加了近86.60倍,阶段特征大体呈先增加后持续减少的态势,清前中期呈平稳低速增长,日据时期呈快速波动增长,国民党治台后中前期呈波动缓慢增长,中后期呈逐步降低态势。(2)百年尺度下,台湾省水田和旱田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水田规模呈先增加再波动后逐步减少的态势,旱田呈先增加再减少而后逐步增加的态势;1931年以前,旱田比例均高于水田,峰值期高了3%~5%;之后,水田比例超过旱地,居于优势地位,1936—1965年水田比例平均高于旱田22.23%。(3)台湾省的土地垦殖过程具有空间拓展性和区域不平衡性,土地开垦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西往东的发展过程;台南地区是最先被开垦的区域,其后依次是台中和台北,台东地区是最后才被垦殖的区域;台南地区的垦殖强度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最高时达36.71%。(4)HYDE数据集与本文结果均呈逐步上升态势,但两者耕地规模和变化过程差异显著,国际数据集并不能反映近300年来台湾省耕地变化的客观史实。  相似文献   
222.
长江上游生态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森林覆盖率和地表植被覆盖度较60~7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四川盆地浅丘区森林覆盖率,60年代只有5%左右,到90年代后期达22.7%。虽然地表植被覆盖有了显著改善,但是生态退化问题仍比较严重,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不合理,群落层片结构简单,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林种、树种组成单一,低山丘陵区针叶化倾向日趋明显,其林下枯枝落叶层缺失,森林土壤层很薄,一般只有30~40cm,土壤最大持水能力一般为300~500m~3/hm~2,而该地区原始森林土壤可达2000~2500m~3/hm~2。②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面积在扩大,如长江上游源头地区草地破坏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面积达195万hm~2。③农田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分布于生产与生态功能均不高的坡耕地,多数坡耕地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壤侵蚀模数一般达2500~5000t/km~2·a,坡耕地耕作层浅薄,蓄水保水功能很弱。根据本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退化现状与特点,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改建的对策和途径,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3.
旧桥拆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朝领  祝成斌 《安全》2007,28(9):32-34
1 工程概况 刘大桥旧桥始建于1958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加之经济、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辆的增多,虽经多次的加固、修缮,结构上仍难满足要求,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经有关部门的检测,鉴定为高度险桥.2002年度,驻马店市境内二级公路改建,在旧桥上游4.5 m处重建一座10孔30 m跨新桥.新桥建成通车后,旧桥没有拆除.现旧桥桥面护栏全部损坏并丢失,有部门车辆和行人不顾警示和危险随意通行,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旧桥结构复杂,成为险桥后,对泄洪、渡汛有很大影响,一旦坍塌,将危及水库汛期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拆除旧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24.
2010年1月北京城区大气消光系数重建及其贡献因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于2010年1月1~31日在北京城区每天采集PM2.5样品.利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和X荧光光谱仪分别分析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和土壤元素,同步收集了大气散射系数(bsp)、吸收系数(bap)和气象数据.利用IMPROVE方程重建大气消光系数,并与实测大气消光系数进行对比.结果发现,PM2.5日均值质量浓度为(144.3±89.1)μg.m-3,实测值bap、bsp和消光系数(bext)分别为(67.4±54.3)、(328.5±353.8)和(395.9±405.2)Mm-1.IMPROVE方程适用于观测期间北京大气消光系数的解析.观测期间计算值b’ext均值为(611±503)Mm-1,(NH4)2SO4、NH4NO3、OM、EC和FS对b’ext的贡献分别为24.6%、11.6%、45.5%、11.9%和6.4%.  相似文献   
225.
近年来,通过对洞穴滴水-CaCO3体系各项指标的长期监测,以了解现代碳酸钙沉积的形成机制成为了石笋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滴水-CaCO3体系氧同位素组成(δ18 O)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人们在对滴水和CaCO3的δ18 O与古温度关系的研究中,不断地修改普遍使用的关系式,甚至提出了适合自身研究区石笋δ18 O与温度的关系式。无疑这将增加利用石笋氧同位素组成重建本地区古温度的可信度。在对碳同位素组成(δ13 C)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加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影响滴水δ13 C值的因素(如先期碳酸盐沉积PCP、通风条件等),为更好地利用石笋δ13 C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科学支撑。由于洞穴监测条件的限制,至今大多数洞穴都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所以对一些δ18 O、δ13 C变化的解译仍然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有待未来的研究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226.
中国的对口支援对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但各支援方应支付多少?按照何种标准进行援助?鲜有相关研究。所以应考虑灾害给支援方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等因素。通过构建支援金额与间接经济损失之比的指标,评价了汶川8.0级地震中各支援省市的对口支援行为。结果表明:北京、福建、江西、山东、上海等省市的支援额"过多",黑龙江、天津、河南、重庆、河北等省市的支援额"过少",均有失公平。还以2013年发生的芦山7.0级地震为例,就各省市的对口支援额给出了建议值。最后就如何完善对口支援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7.
《防灾博览》2009,(3):F0002-F000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其中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属于专项规划,是以防震减灾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相似文献   
228.
“低碳经济、低碳农业……”几年前,对于青川县广大群众来说,还是一个个陌生的新鲜词,而今,这些新词汇悄然走近青川人身边,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灾后重建以来,青川县实施低碳重建,强化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地震极重灾区正华丽转身为适宜人居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229.
汶川的今天     
经过广东省对口援建市及省内规划设计单位辛勤耕耘,汶川县13个乡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各乡镇城市设计以及灾后重建首期启动的大型民生工程单项建筑设计方案圆满完成。其中绵臆、威州、水磨三镇规划图综合考评,在重视民族和地域文化传承、产业的置换升级以及规划的可操作’Iflz等方面均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230.
新疆乌恰地震 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地震是成功迁址重建的启示例。20世纪这里已发生里氏4.7级以上地震百余次。6级~7级地震10多次。乌恰老县城地基是粉细砂层,抗震性能较差。1986年按国务院决定开始新址搬迁,1989年完成了全部搬迁,1990年4月17日乌恰西南6.4级地震、1993年12月1日发生6.2级地震、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发生6.9级地震,所有这些均未对乌恰新城有影响,这是一个成功的搬迁的典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