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420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5种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的方法,并对提纯后的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对空白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以乙醇浸洗法最好。  相似文献   
42.
1 概述 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1885年,ALPHONSE BERTILLON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个体的思路应用在巴黎的刑事监狱中,当时所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等。受技术的限制,当时的虹膜识别主要依据颜色和形状信息,而且信息通过人的观察获取。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  相似文献   
43.
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仅要有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而且要有简便正确的采样方法,没有正确的采样方法,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效地收集下来,即使分析方法很准确,也会得出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结果。所以在测定样品之前,必须掌握空气样品的特征和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2,以便选择正确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44.
微流控免疫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微全分析方法。微流控与免疫分析相结合,不仅可以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生物识别反应弥补微流控分析在特异性、敏感性上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利用微流控分析快速、低消耗、集成化的特点,巧妙解决了传统免疫分析检测时间长、试剂昂贵、操作复杂等缺陷,非常适合环境、食品等复杂样品的检测。文章从高特异性与多元检测、复杂基质样品分析、微生物检测及微粒子免疫分离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微流控免疫分析在环境与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中俄双方开展了对等联合监测,但由于国域差别,两个国家在一个项目上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方法,常出现同一个样品中俄双方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为避免分歧,我国在少数几个站进行了中俄双方实验方法的对比实验,现就水质中总磷的测定将两国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实验研究。优化了试验方法,使氨氮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高,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缩短了样品测量时间。样品中的测量值均在国家标准之内,测量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47.
The impact of petroleum on archaeal community in salinealkali soils was investigated, which will exp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archaeal population involved in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hydrocarbon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48.
用稀释接种法测定BOD5时,由于操作繁琐,全部实验时间需要5d,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在进行考核实验时,由于时间紧,样品量有限,因此每个实验操作步骤都要谨慎仔细。通过实践经验,就BOD,考核实验总结了一些注意点。  相似文献   
49.
针对传统滑坡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布线困难、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滑坡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以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通过布置在滑坡体上的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利用 ZigBee 协议和互联网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滑坡体信息。 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例,分析了该滑坡当前监测手段的不足,建立了八字门滑坡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分别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程序进行设计。针对节点能量供应和数据远程传输问题,提出将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北斗短报文模块应用到数据采集系统来弥补野外条件的不足。结合八字门滑坡的地形地质条件,优化了滑坡测点的布置方案,并开发了数据采集界面以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直观显示。  相似文献   
50.
To understand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and heavy metals in winter in Chang-Zhu-Tan city clusters, China,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 and PM10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cities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from December 2011 to January 2012, and heavy metals of Cd, Pb, Cr, and As were analyzed. I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TSP concentration in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were(183 ± 73),(201 ± 84) and(190 ± 66) μg/m3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PM10 were(171 ± 82),(178 ± 65) and(179 ± 55) μg/m3respectively. The lowest TSP and PM10concentrations occurred at the background Shaping site of Changsha. The average ratio of ρ(PM10)/ρ(TSP) was 91.9%, ranging from 81.3% to 98.9%. Concerning heavy metals, in TSP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 of Cr, As, Cd and Pb were 28.8–56.5, 18.1–76.3, 3.9–26.1 and 148.0–460.9 ng/m3, respectively, while in PM10samples, were 16.4–42.1, 15.5–67.9, 3.3–22.2 and 127.9–389.3 ng/m3, respectively. The enrichment factor of Cd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Pb and As, while that of Cr was the low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