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15个云南粳稻育成品种(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研究异地栽培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粳稻在温度相对较高的韩国水原种植,其粒长、粒宽、垩白粒率、精米白度、味度值、最高黏度值、崩解值极显著增加,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和到达最高黏度时间极显著降低,而最低黏度值、最终黏度值和起浆温度不因栽培环境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性状对栽培环境的反应不仅与具体的品质性状有关,也与品种密切相关.对环境反应最敏感的品质性状是垩白粒率,环境反应指数变幅为100.3%~2 077.8%,平均值为318.9%,变异系数为204.7%.其次依次是崩解值、消减值和精米白度,环境反应指数分别为202.8%、47.5%和123.1%,对环境反应最迟钝的品质性状是起浆温度和粒长.环境反应指数分别为100.2%和97.3%,其余性状对环境反应较敏感.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值对环境反应在品种问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品种在韩国水原种植这两项特征值增加,有的品种则降低.  相似文献   
52.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CH4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稻作区是川中丘陵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因其巨大的增产潜力而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广,为了解这一生态区域稻田强化栽培体系的碳过程,同时为中国紫色土地区稻田CH4排放总量提供数据依据,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水稻(Oryza Sativa Linnaeu)强化栽培体系CH4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齐穗期和成熟期稻田CH4排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单谷型;齐穗期的CH4排放速率明显高于成熟期;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15:00,最低值均出现在在温度偏低的7:00—9:00。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存在2个排放高峰,分别出现在生长最为旺盛的拔节孕穗期和收获前期。地下5cm温度和气温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常规栽培、强化覆膜及强化无膜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CH4排放总量分别为292.332,283.533和208.422kg·hm-2,强化栽培比常规栽培CH4排放总量减少了3.0%~28.7%,但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3.
探究不同氮素形态对多年生高寒栽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多年生高寒栽培草地氮添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年6月,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巴卡台农牧场以建植4龄的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为对照(CK),设置3个不同形态氮素处理,分别为U:尿素(酰胺态氮)、A:硫酸铵(铵态氮)和N:硝酸钙(硝态氮),各处理的氮素施用量均为67.5 kg·(hm2·a)-1,对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铵态氮输入显著提高了NH4 +-N含量、AP含量和EC,酰胺态氮输入显著提高了SOC含量和TN含量,硝态氮输入显著提高了NO3 --N含量、AN含量和TC含量.外源氮输入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以及优势菌门和属的相对丰度,但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不同形态氮添加对细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而对真菌群落影响不显著.冗余分析(RDA)表明,氮添加主要通过土壤铵态氮来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综合而言,在青藏高原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修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铵态氮肥.  相似文献   
54.
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豆类胰岛素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豆类胰岛素基因,分析了两者的DNA序列,结果表明,测定的DNA序列分别为841bp和903bp有4个核苷酸差异,在信号肽编码区域内各存在一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368和370个核苷酸;在ORF范围内,与前人报导的cDNA序列分别了1个或2个位点的核苷酸差异,从而导致相应位点的氨基酸发生变化,Southern杂交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  相似文献   
55.
西洋参中六种农药残留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甲基对硫磷等六种农药在西洋参中多残留的高铲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乙醚超声波提取,经硅胶柱净化,紫外检测波长采用程序控制,在检测的时间内自动进行四次改变,使每一被检测的农药均在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处被检测。  相似文献   
56.
乌头种质资源形态学多态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乌头种质资源,经种属鉴定,均来源于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michaeli Debx.),以南瓜叶、鹅掌叶、艾叶等3种变异类型为主。观察了全生育期间哥形态学特征,证实乌头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多态性,其中南瓜叶乌头长势壮、叶面积大、叶片肥厚、茎粗、须根发达、子根数目多、形状规则、子根大,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可作为附子栽培的重点推广品种。这些形态学指标可直接用于3种乌头资源的早期鉴定,对附子种质资源评价和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不同载培基质对石山珍稀濒危植物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石山珍稀濒危植物在石灰岩土壤和酸性红壤上的苗期生长状况及体内化学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每种植物在2种土壤上的物候学特征基本一致;(2)小花异裂菊和青檀在石灰岩土壤上生长量比酸性土壤上高,海南椴在酸性土壤上生长量比石灰岩土壤上高;(3)6种植物体内Ca、B2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是石灰岩土上比酸性土上高;除小花异裂菊外,Al在其它5种植物中的含量都是酸性土上高于石灰岩土上,小花异裂菊则是石灰岩土上高于酸性土上;(4)K、Zn、B的生物吸收系数是石灰岩土高于酸性土,而N、P、Ca、Mg、Fe、Al、Mn则是酸性土高于石灰岩土。  相似文献   
58.
59.
昆明市城市污水污泥的肥效及其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昆明市处理城市污水36.5万m^3/d,同时产生污泥130t/d,至2000年,污泥的数量还会增加至220t/d左右,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污泥成分分析,发现污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可用于花卉园林栽培,既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园林产业的需要,又为污泥的消纳和利用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