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众所周知,新型DZ锅壳式锅炉为了避免在运行中发生管端及管板裂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进行了以下主要改进措施:(1)原平管板改为拱型管板,使简体、管板、烟管构成准弹性体,以改变其受热时的钢性结构,从而降低烟管角焊缝的热应力。(2)增加两侧翼形烟道的对流受热面,以降低锅炉高温区烟管入口处的烟气温度(低于800℃)。(3)改善锅内水循环,冲刷前管板,从而使高温区管板得到冷却并防止过冷沸腾。(4)高温区管端先胀后焊,以消除间隙;并要求高温区管端伸出长度与焊缝尽量平齐(不大于1.5mm)。  相似文献   
12.
针对搅拌桩施工会引起周围土体的位移及产生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工程现象,首先分析了搅拌桩施工中固化剂的注入体积与膨胀压力、成桩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5%~10%的注入浆液的体积可以对周围土体产生1.8~3.0倍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膨胀压力,成桩直径比搅拌叶片的名义直径大5%~10%。然后量测室内模型桩、现场搅拌桩的成桩直径,分析了注入浆液的体积与成桩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深度不太大的水泥土搅拌桩,有约45%的注入体积会通过上浮隆起的土体损失掉;大约5%的注入体积通过劈裂裂缝渗入到周围土体中;大约50%的注入体积会转化为成桩直径,使桩体膨胀5%~10%,即实测桩径比搅拌叶片的名义直径大5%~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UF&RO膜组合工艺制取纯水,考察各项操作条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经UF&RO膜组合工艺装置的出水满足试验纯水水质要求.对于UF系统,冲洗频率、过滤方式和操作压力均影响系统的制水效率.冲洗频率越大,制水效率越高;各种过滤方式中,死端过滤效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操作压力升高,制水效率反而下降.对于RO系统,应根据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收率和操作压力.  相似文献   
14.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应用是环境执法、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现场端建设和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苏州轻轨一号线盾构隧道的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盾构施工对不同刚度桩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盾构施工时,不同刚度桩体均偏向隧道移动,在隧道轴线处的横向位移均为最大.桩身横向位移最大值、竖向位移随桩体刚度增大而变小,桩身轴力、弯矩则随桩体刚度增大而逐渐增大,桩身最大负弯矩均出现在隧道轴线位置处.在盾...  相似文献   
16.
在市政工程建设发生的各类事故中,深沟槽施工事故占90%左右。本文就深沟槽钢板桩支护施工的特点,提出土方开挖、排水、监测中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松散岩体固化已成为一种提高岩体强度,改善巷道支护条件的重要手段,已应用的固化注浆材料各有特点,如单一水泥浆液的优点是结石体强度高、透水性低,材料来源广、价廉,但其可注性及稳定性较差,凝结时间长,而且凝结时间难以控制等,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而在水泥浆中加入添加剂,则可以改善水泥浆的性能,水泥一粉煤灰浆液可以提高水泥浆的可注性,提高浆液固结的早期强度,增强浆液的稳定性,减少水泥消耗,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反映岩质边坡在节理面注浆后的变形效应,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注浆前后岩体变形和破坏的全过程,以探讨其抗剪性能(粘结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变化;然后,基于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的Mohr-Cou-lomb准则,运用拉格朗日元数值方法(FLAC3D),对岩坡注浆前后变形效应(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剪应变增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岩体的位移场变得均匀和连续,节理面处的较大位移受到抑制,边坡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有许多特点,如桩体均为刚性、短桩及长桩桩端为低压缩或中压缩性土等。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现行规范中尚无有关其强度及变形的具体计算方法。重点探讨了饱和软粘土体上采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强度及变形理论,并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