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安全科学   853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43篇
综合类   2078篇
基础理论   670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316篇
灾害及防治   24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01.
运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长沙市地理基础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水文、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敏感性三个角度出发,对长沙市洪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与1994年相比,2010年长沙市洪灾敏感性有所增加,暴露性上升,洪灾风险增大;从空间分布上看,长沙市区及望城区由于地势平坦,湘江干流贯穿其中,加之经济发达,因而洪灾风险较高;而西部的宁乡县和东部的浏阳市洪灾风险较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洪措施.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洪灾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2.
1982-2006年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被覆盖变化在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共存、平衡演变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提取新疆地区年最大植被覆盖指数(fvc),针对新疆MODS的基本格局,通过先地理分区再因海拔而异讨论,划分出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对比分析不同分区不同子系统下fvc变化趋势、变率、变幅、变异性等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植被覆盖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可分为1982-1995年的剧烈波动期和1996-2006年的相对平稳期,不同分区和子系统差异显著;在变幅和变异性上,东、南疆地区>北疆、伊犁地区,荒漠>山地>绿洲,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显著改善的地区位于绿洲内部、绿洲的周边地区及部分山地,显著退化的地区大多位于东、南疆的荒漠区;不同植被覆盖度下植被覆盖变化具有不同特征,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退化趋势明显,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植被改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03.
钢铁、有色、机械等九大行业的“达标”中央企业将成为今后节能减排监管的重点。国务院国资委在近日颁布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将依据中央企业实际能耗、污染物排放水平以及所处行业,、将中央企业分为重点类、关注类和一般类,并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904.
氮沉降已成为河流、湖泊及城市等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威胁因素之一,森林生态系统能从林冠、地被和土壤自上而下截留过滤大气降雨中的NH+4-N和NO-3-N,是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生态防治的重要途径.选取华西雨屏区几种典型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2011年4—12月对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滤NH+4-N和NO-3-N的含量与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40次降雨总雨量为492.72 mm,NH+4-N和NO-3-N的总沉降量分别为13.248 kg·hm-2和16.320 kg·hm-2;3种人工林林冠层对NH+4-N和NO-3-N的过滤能力表现为香樟林混交林柳杉林,而地表和土壤层均表现为混交林香樟林柳杉林;无林地、香樟林、柳杉林和混交林生态系统无机氮截留过滤净输入量分别为19.557、44.079、42.331、64.896 kg·hm-2,对无机氮的综合过滤作用表现为混交林香樟林柳杉林无林地.这些结果说明华西雨屏区合理配置混交林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大气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5.
基于InVEST模型的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北京山区遥感影像数据和标准样地调查数据,利用In 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评估分析了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为99. 95 Mg/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0. 51、3. 16、0. 86、8. 61、76. 81 Mg/hm~2。植被碳密度与土壤碳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碳密度与凋落物碳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各林分类型平均碳密度表现为落叶针叶林(153. 99 Mg/hm~2)针阔混交林(132. 45Mg/hm~2)落叶阔叶林(125. 10 Mg/hm~2)常绿针叶林(111. 78 Mg/hm~2)灌木林(72. 26 Mg/hm~2)。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77. 41 Tg,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储量分别为8. 14、2. 45、0. 67、6. 67、59. 48 Tg。各林分类型总碳储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43. 23 Tg)灌木林(25. 90 Tg)常绿针叶林(6. 21 Tg)针阔混交林(1. 42 Tg)落叶针叶林(0. 65 Tg)。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是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55. 84%和33. 46%。在北京山区各个区县中,怀柔区碳储量最高(15. 37 Tg),平谷区碳储量最低(4. 89 Tg)。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不均,总体表现为北京山区北部区县较高,西部区县偏低,中部和东部最低。  相似文献   
906.
我国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大国之一,土地面积约960×104km2,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5%,人口超过1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3%。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多采,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各种自然资源却较少,一般都低于世界平均数。况且,在我国许多地区,森林的滥伐,水土的流失,土地的退化,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907.
文章立足于人地关系理论,利用系统动态模型方法,构建人地关系演变动态仿真模型,以甘南州为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系统演进规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旨在描述该区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为该区协调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甘南州人地关系处于失调状态,人地矛盾突出,表现出不可持续的态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可以有效延缓资源枯竭的速度,对人地系统向可持续发展演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协调甘南州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技术进步和加大环保投资对协调甘南州人地关系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有效协调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908.
为探讨采暖季城市森林内外ρ(SO2)动态变化及差异性,基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内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结合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植物园监测站的实时数据,分析2015年采暖季城市森林内外ρ(SO2)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内外ρ(SO2)日变化基本呈双峰双谷型,在09:00-11:00和20:00-22:00左右达到高峰;采样期间ρ(SO2)月变化呈不显著"V"型,最高值出现在1月,林内外分别为(25.8±9.2)和(31.7±23.4)μg/m3,最低值出现在11月,林内外分别为(19.0±5.2)和(13.0±11.2)μg/m3.林内ρ(SO2)在1-3月低于林外,11-12月高于林外,林内ρ(SO2)变化较林外平缓;气象条件对采暖季城市森林ρ(SO2)变化有重要影响:降水对ρ(SO2)消减效应明显,大风有驱散SO2的作用,同时受风向影响;ρ(SO2)和温度关系不显著(P=0.05,R < 0.40),但和空气相对湿度线性关系显著(α=0.05,Sig=0.00),林内受气象因素影响低于林外.研究显示,城市森林对气态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缓冲、抵抗和吸收能力,因此应重视发展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以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09.
吴一帆  许杨  唐洋博  贾宁  李玮  李翀  殷国栋 《环境科学》2023,44(3):1258-1266
研究区域CO2净排放,对“碳中和”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在揭示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CO2净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社会发展与CO2净排放的脱钩效应,以期为差异化区域产业发展和碳减排路径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1999~2012年长江经济带CO2排放量上升了2 244.23×106 t,碳汇量在研究时间段增长了148.07×106 t;(2)长江经济带呈现“变绿”趋势,2013~2018年中高碳汇量区域(NPP>800 g·m-2,以C计)面积较1999~2012年上升了23.25%;(3)长江经济带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与CO2净排放脱钩效应较强,上、中和下游强脱钩城市占长江经济带强脱钩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2%、34%和54%.  相似文献   
910.
为揭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在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梁岙和凤阳湖设置样地,采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常绿阔叶林与杉木林、柳杉林与针阔混交林全土和不同粒级(0~0.5、>0.5~2.0、>2.0~5.0、>5.0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①常绿阔叶林0~20 cm层全土w(有机碳)(12.84 g/kg)显著高于杉木林(9.98 g/kg),柳杉林(13.93 g/kg)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11.54 g/kg) (P<0.0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w(有机碳)总体上均随着粒径的增大呈降低趋势. ②与杉木林相比,常绿阔叶林全土有机碳中w(烷氧碳)较高,w(烷基碳)、w(芳香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则较低,显示常绿阔叶林全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差;与针阔混交林相比,柳杉林全土有机碳中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较高,w(烷氧碳)则较低,显示柳杉林全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好. 与0~20 cm层相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20~40 cm层全土w(烷氧碳)均明显降低,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均明显升高,有机碳稳定性变好. ③随着粒径的增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的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均呈降低趋势,w(烷氧碳)均呈升高趋势,说明团聚体结合的有机碳稳定性逐渐变差. 研究显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不同树种组成是影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结构、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