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夏季来了,环境变暖,这样的气候环境为细菌、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了条件,也对家居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要以为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就是与细菌病毒完全划清了界限,它们总是在不为人们注意的角落里生长繁殖,稍不留神就会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患上感冒伤风、皮肤过敏、腹痛腹泻等疾病。家中常见的8个卫生死角1.被忽视的死角:冰箱别以为细菌在冰箱里不可能存活冰箱充其量能够减慢细菌的繁殖速度,但不能杀灭细菌。生肉和蔬菜里隐藏着大量的细菌,它们不仅可以继续繁殖,还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物。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须加热后方可食用,否则便可能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或导致耶尔森结肠炎。  相似文献   
142.
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脚下,驻扎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火焰蓝",用赤诚和热血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他们披挂 "红战袍",在"火魔"肆虐时勇往直前抗争到底。它就是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该大队自组建以来一直担负着保卫着武夷山市森林防火、保卫森林资源、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等多样化任务。从鲜为人知到誉满武夷,一茬茬指战员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在丹山碧水间续写着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43.
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对森林资源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无论是1986年中国发生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美国2000年8月发生的西部森林大火,还是今年2月9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的森林火灾,都造成了重大伤亡、难以数计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44.
甘州区环保局彻底清查“两河”流域排污状况为彻底改善黑河、山丹河流域甘州区段水质状况,消除水环境污染隐患。近期,甘州区环保局制定了“两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计划和措施,组织监察人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流入“两河”的纳污渠系和城郊排污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查。  相似文献   
145.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已在我国实行30余年,其能否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增长是一个悬而未决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为此,本文在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以其在1991年和2001年的制度改革为自然实验依据,通过精确断点回归模型估计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变迁各阶段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森林采伐管制经历了"无管制"、"全面管制"、"分类管制"等三个阶段,政府管制强度总体呈现递增趋势。断点回归结果显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以及2001年的分类管制改革对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可见,1991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在全国层面实施并没能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2001年后国家加大采伐管制力度,即在加强公益林采伐管制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公益林区划面积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森林资源遭受更严重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森林经营者在生存压力或经济激励下可采取"滥砍滥伐"或"俘获"政府等方式突破现有管制,政府一味的加大管制力度反而会进一步刺激森林经营者"超额"采伐行为。本文同时发现,自1991年以来我国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归功于重点工程造林项目在全国层面的实施。基于此,认为国家应在限额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弱化政府对采伐许可等管理制度的管制力度,并大力发展林区替代产业,降低森林经营者的山林依赖度,以期从本源上解决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46.
四川省森林资源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四川省近20 a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选取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人工造林面积5个森林资源指标,GDP、人均GDP、年末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147.
本文详细分析了林芝县森林资源条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林业、“三高”林业、社会林业和木材的综合利用方向,并就开发利用目标,规划和措施作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8.
浙江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为期5年的森林浙江行动,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建设300万hm2生态公益林等,使得林业产业布局和结构更趋优化,森林资源有效保护。从浙江省政府公布的《森林浙江行动  相似文献   
149.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08,(3):63-63
森林资源增长加快联合国全球森林资源最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0%。目前,全球年均减少森  相似文献   
150.
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LUCF)活动是生态固碳最重要手段。研究确定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对平衡碳排放、开展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在综述LUCF温室气体核算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借鉴IPCC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推荐的基本方法,构建了符合地域特色的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采用2014年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全国低碳试点省陕西省为实证对象,初步核算了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并从排放能力、排放结构和空间特征等角度揭示了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结果显示:(1)2014年,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净吸收量为1 698.42万t CO_2e,其中森林及其他木质生物质碳贮量净吸收1 852.67万t CO2e,森林转化净排放154.25万t CO_2e。(2)乔木林等优势树种,是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排放中重要的固碳源(吸收源)。(3)陕南地区是重要固碳贡献区,陕北地区森林固碳能力较差。最后,针对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不够完善、森林固碳能力差异较大、区域固碳分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健全温室气体核算制度、平衡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改善固碳树种结构等加强陕西省LUCF活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和能力建设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