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40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3篇
综合类   938篇
基础理论   320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13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若羌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午旱的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和破坏出现逆行演替,现状令人担忧。作者在分析若羌县生态环境特征和破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72.
我国环境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环境生态系统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对近五年我国生环境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作了系统的回顾,并提出了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3.
化肥施用与土壤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当的化肥施用将导致土壤发生各种形式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农业的持续发展。治理土壤退化需要采取各种综合性对策和措施,如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合理科学有效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研制新型化肥和增加高效化肥用量、调整化肥流向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改善土壤肥力现状,同时防止发生新的土壤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74.
《世界环境》2012,(5):58-61
我们能否在不毁林的情况下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森林零争砍伐和零净退化"将通过影响生物能源作物、速生人工林用地、现有天然林和半天然林的木材供给量,来影响全球能源市场和政策。作为是未来能源供给不可或缺的部分,生物能源正在得到推广,但这仍存在较大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975.
《防灾博览》2002,(3):42-42
三峡坝区及周边地区近日再次爆发森林虫害,共有20万亩森林受到危害,100万亩森林受到威胁。 这次森林虫害的地区位于三峡坝区及宜昌市所属的6个县市区,主要危害病虫为马尾松毛虫,虫害区域内70%的树木出现病虫,不断蔓延可能造成松树的大面积死亡。专家分析,这次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去年发生森林虫害之后,残虫量大,虫害发生面积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由  相似文献   
976.
黑光灯诱杀舞毒蛾等森林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同光源诱捕森林舞毒蛾的试验,得出黑光灯管诱杀舞毒蛾效果优于其它光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7.
目前基层森林消防队伍在大区域灾害现场遂行任务中,经常会出现无线信号传输信息慢、覆盖面积小等通信联络不畅的情况。文章结合大区域灾害现场通信保障的困难和应急通信需要具备的特点,从无人机基站的相关技术出发,通过研究无人机基站的无人机平台、网络架构、数据传输、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等方面的问题,探索了无人机基站技术在基层队伍遂行大区域灾害现场救援任务中作为应急通信保障补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8.
《绿色视野》2011,(1):5-5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63.1%,长期保持全国第一,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福建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成果日前发布,结果表明,其价值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79.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干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过程包括水蚀、风蚀及由这些因造成的沉积,自然植被的数量和多样性长期减少或有关的作物产量降低,以及土壤的盐化和碱化等。荒漠化分为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两大类,前者按其发展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四级。后者按其易发性分为极易、容易、较易和不易四级四级。最后提出了荒漠化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0.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凋落物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然后归还到林地表面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森林凋落物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解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不同情况下,各因子的重要性可能不同。温度和湿度被认为是影响凋落物分解主要的气候因子。凋落物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增加土壤湿度对凋落物分解有积极作用。凋落物的化学性质中,C、N比和木质素含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凋落物分解前期的分解速率受到养分含量、水溶性碳化合物和结构碳化合物含量的强烈影响,而后期则更多地受到木质索及纤维素/木质素比值的支配。土壤动物可以粉碎凋落物,土壤微生物也是促进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人为活动也影响凋落物分解。N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全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未来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向是统一研究方法,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加强对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和释放量的研究,以及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