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50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20篇
综合类   916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01篇
灾害及防治   14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运用PHAST软件研究泄漏孔径、风速、泄漏时间和大气稳定度对泄漏扩散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面积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风速的增大及泄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大气越稳定,泄漏扩散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82.
因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影响,以及森林对CO2的固定作用,使林业碳汇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发展。文章主要围绕森林植被碳汇、土壤碳汇研究现状,森林碳汇功能的不确定性以及森林管理与碳汇的关系4个方面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为森林碳汇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3.
Guanting Reservoir,one of the drinking water supply sources of Beijing,suffers from water eutrophication.It is mainly supplied by Guishui River.Thus,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phosphorus(P)loss and improve the P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Guishui River watershed are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is region.In this study,a Revised Field P Ranking Scheme(PRS)was developed to reflect the field vulnerability of P loss at the field scale based on the Field PRS.In this new scheme,six factors are included, and each one was assigned a relative weight and a determination method.The affecting facto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ransport factors and source factors,and,the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n surface water and soil eros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China were used in this scheme.By the new scheme,thirty-four fields in the Guishui River were categorized as"low","medium"or"high"potential for P loss into the runoff.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 loss risks of orchard and vegetable field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rn and soybean fields.The source factor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P loss from the study area.In the study area,controlling P input and improving P usage efficiency are critical to decrease P loss.Based on the results,it was suggested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fields of vegetable and orchard since they have extremely high usage rate of P and high soil test of E Compared with P surplus by field measurements,the Revised Field PRS was more suitable for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s,and had higher potential capacity to identify critical source areas of P loss than PRS.  相似文献   
84.
王新同 《环境》2011,(6):21-23
当不少同龄人还沉迷在网游、酒吧中时,一位“80后富二代”却怀着泽被生灵的大爱之心,倾尽所有自建野生动物保护站。他长年肩扛探险装备,穿梭在荒野山林间,守护着野生动物,并用镜头记录下它们的美丽瞬间。他曾被猎枪顶住脑袋,也多次遭到森林野兽的袭击……虽几经生死,并花光了11年来所有的积蓄,却矢志不渝地坚守了下来。一位原本生活越优的富家小伙,缘何对“野保”事业情有独钟?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甲  相似文献   
85.
刘珊 《世界环境》2011,(1):22-23
云南红河州是哈尼梯田的"故乡",也是梯田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红河州各族人民倾注了数十代的智慧与心力,历经1300多年开垦而成的生态农业奇观,它不仅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农耕山水画卷,更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和宝贵遗产。在2010年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哈尼梯田依然保持了青山绿  相似文献   
86.
镜头     
《世界环境》2014,(2):10-11
<正>山西黄河湿地天鹅飞翔2014年1月13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间,我国湿地保护面积增加了525.9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图为三只天鹅在山西省平陆黄河湿地上空飞翔。  相似文献   
87.
柏林的名字对我们而言,应该是音译,然而置身于这座城市中,我倒觉得即使用中文为这壅城市取名,叫做柏林也再恰当不过了。柏林,松柏之林,森林中的城市。 飞机飞临柏林上空的时候,已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多钟,透过舷窗往下看,夜幕下的柏林上空像一张巨大的黑天鹅绒上缀满了一颗颗金色的钻石,灿烂壮美。我一下子激动起来,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快些融入这座城市的冲动。  相似文献   
88.
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状况,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截止2010年底,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为73个,面积99.9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4%。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49.3%和55.0%。71.2%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在10 000 hm2以下,30.1%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面积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在27%~42%之间变化。自然保护区类型比较齐全,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56.2%和31.1%。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不均,68.5%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鲁东丘陵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和抗旱指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途径,以及人工采取的抗旱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森林植物的抗旱性机理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0.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是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与节能减排相比,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可持续等优点。近年来,世界各国就林业碳汇问题不断达成共识,国际与国内碳汇市场发展迅速。开展碳汇造林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既定的碳减排目标,同时顺应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趋势,有望让造林者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实现经济收益。为了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碳汇造林",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对森林碳汇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以及在我国开展碳汇造林工作的意义和前景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