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35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39篇
综合类   683篇
基础理论   22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如果你知道全球每小时有1214.058万平方米森林消失在人类的视线中:如果你了解全球每年有1000个物种消亡,而在过去的500年间,物种消亡的速度是每年100个;如果你明白森林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972.
江西省2001-2005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及 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利用"十五"期间(2001-2005年)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根据优势树种生物量扩展方程,估算江西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并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江西省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为263.87 Tg C(1 Tg C=106 t),其中林分碳储量为214.70 Tg C。在11个地市中,赣州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为70.11 Tg C,其次是吉安市、上饶市和宜春市。江西省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26.27 t/hm2,林分平均碳密度为27.20 t/hm2,各地市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景德镇市最大,为31.65 t/hm2,其次为宜春市、吉安市和鹰潭市。各森林类型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碳储量最大,为73.77 Tg C,占江西省林分碳储量的34.36%;硬阔林的碳密度大于其他类型森林,为42.64 t/hm2,是江西省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的1.5倍多。幼、中龄林的碳储量占全省林分碳储量的81.95%,碳密度随着龄级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73.
李忠东 《环境》2011,(9):26-30
非洲大陆美丽富饶,令人神往。放眼望去,只见撒哈拉沙漠浩瀚无垠,尼罗河奔腾不息,乞力马扎罗雪峰高耸入云,维多利亚瀑布气势磅礴,热带雨林茂密葱茏,珍禽异兽出没无常,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非洲处处充满神秘新奇的诱惑。特别是至今仍生活在热带雨林深处的土著部落,他们与世隔绝的生存方式如同一个个有趣的谜,引起现代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74.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南麓,人口不到70万。地势北高南低,全国一半领土在海拔3000米以上,北部山区终年积雪,气候寒冷,中部河谷地段气候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湿热多雨。自北而南,气候垂直地带性十分明显。今年"五·一",笔者随团参观了中印边境的一些小国,在不丹三天的时间里,对于其绿化环保的所见所闻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975.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杯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操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育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途径,加强对私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机构支持等办法;开征森林生态税,对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和税率等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森林生态补偿的“三步走”战略。包括补偿基金完善阶段。补偿基金与生态税双轨并行阶段。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976.
本研究对喀斯特城市贵阳和自然保护区荔波的大气降尘进行分时段采集,采样时间为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并统计了各时段内的大气降尘量。结果表明:贵阳的日均大气降尘通量为104mg/(m2·d),远高于荔波11.5mg/(m2·d)的日均降尘通量。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贵阳降尘量的季节性差异比荔波地区显著,冬春季节的降尘量高于夏秋季节。大气降尘量与同期的降水量和降水天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除了人为活动外,降水是影响贵阳地区大气降尘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77.
<正>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出现不足10年,还没有成型的建设、管护经验。湿地公园进城,怎样才能为城市带来绿色和生机?看看四川广元市——广元南河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广元市南部,总面积1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1.26%。公园以河流、河溪湿地、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南山山体为背景,山、水、城、林相融的大型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在四川广元市利州区的街头,不少市民说,夏天还是到湿地公园最惬意。他们骄傲地  相似文献   
978.
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南充1999-2013年森林发展及森林二类资源调查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森林承载力指数进行计算,得到其目标层森林承载力指数(FCC)为1.0079,其中三个准则层承载指数分别是经济承载指数(FCC1)为0.9508;生态承载指数(FCC2)为1.1171;社会承载指数(FCC3)为0.3351。通过森林资源可持续评价划分标准对南充市森林状态进行评价显示,南充市森林资源承载力已处于超负荷状态,今后要注重林种结构的优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79.
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1990─2010年间5期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法,估算了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1990─2010年间,辽宁省森林面积增加了17.05×105 hm2,年均增长率为1.70%。辽宁省5次(1989─1993、1994─1998、1999─2003、2004─2008、2009─2013年)森林资源清查期的植被碳储量分别是87.10、100.78、108.04、122.06、141.80 Tg,年均增长率为2.47%,这说明辽宁省森林起着碳汇作用。乔木林、疏林和灌木林、经济林碳储量分别增加50.90、2.97、0.83Tg,碳储量平均年增加量分别为2.55、0.15、0.04 Tg·a-1。在不同植被类型中,阔叶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大于针叶林,其中,栎类、杨树及阔叶混交林是阔叶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而在针叶林中,落叶松、油松占主导地位。在不同龄级的乔木林中,幼、中龄林碳储量所占比重大。在现阶段(2010年),辽宁省乔木林碳储量分别为121.49 Tg,碳密度为31.12 Mg·hm-2。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3.38%,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60.12%,其碳密度仅为19.52和36.18 Mg·hm-2,远低于成熟林的碳密度(54.32 Mg·hm-2)。可知现阶段辽宁省森林具有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大、林龄小和平均碳密度低的特点,因此随着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碳密度和碳储量的不断增长,未来辽宁省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80.
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高山森林溪流磷输出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磷输出的主要形式,而且与下游水域环境密切相关,但对此人们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为了解森林溪流磷的最大输出潜力,于2013年8月中旬溪流流量较大的季节,调查了海拔3600~3700 m的高山森林18条溪流的磷输出及其从源头到尽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样地内,溪流中总磷储量为8120.1 mg,单位水体面积储量为5.4 mg·m-2,单位水体面积总输出量为150.3 kg·km-2·d-1,单位集水区面积总输出量为0.2 kg·km-2·d-1,集水区潜在年输出总量约为67.7 kg·km-2.溪流中总磷含量维持在检出限0.01~0.6 mg·L-1之间,所有溪流上游总磷含量和储量均明显高于下游;溪流尽头总磷储量仅为源头总储量的29.2%,尽头平均浓度为源头平均浓度的30.9%.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森林溪流具有明显的磷输出特征,但从源头到尽头的汇流过程中,溪流水体能显著降低总磷含量及储量,表现出明显的自净能力,这也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养分传输纽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