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938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344篇
综合类   2097篇
基础理论   1047篇
污染及防治   228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格药柃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AA、IBA对格药柃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浓度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可显著提高格药柃硬枝扦插繁殖效果.其中用1000mg/L质量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速浸5min插穗,其生根率可达76.67%.  相似文献   
252.
铜矿区几种菊科植物的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长在铜陵铜官山矿区的5种菊科植物,小飞蓬、艾蒿、野艾蒿、苍耳、山苦荬进行了重金属含量测定,并测定了其根部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苍耳的地下部分含铜量最大,为51.28-95.35 mg/kg;山苦荬的地下部分含铜量最小,为15.44-16.60 mg/kg;苍耳体内这4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小飞蓬、艾蒿和野艾蒿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没有苍耳高,但由于这几种植物对铜有较强的转运能力,且在矿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仍能大量生长,所以也可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的选择物种.  相似文献   
253.
报告了采用踏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黄山市蜡梅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了蜡梅属植物的利用价值,提出了开发利用柳叶蜡梅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4.
皖南山区共有桑科植物7属14种2变种,多数植物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对皖南山区桑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5.
环境百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短尾信天翁鸟纲鹱形目信天翁科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外形特征全长约92厘米。全身白色,头顶橙黄色,翅、肩和尾灰褐色,内侧翼上覆羽白色。外形似海鸥。生活习性在海洋表面栖息,善于滑翔飞行,偶尔跟随船只。常在远洋空中翱翔,终日不倦,  相似文献   
256.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9,(12):23-27
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其为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是中国众多保护区中最为独特的一个保护区。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稀有物种和受威胁的物种,如具有丰富多样的世界上最奇特和最珍稀的兜兰和杓兰属植物。  相似文献   
257.
近年来,转基因毛状根组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中,已成为进行污染物毒性响应机制研究的便捷的实验室工具。为了探究龙葵、油菜、芥菜3种镉(cadmium,Cd)超富集植物对Cd毒性胁迫响应的差异,以诱导出的3种植物毛状根为研究材料,从毛状根的生长状态、富集Cd的能力、根组织细胞的凋亡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d浓度为0~50μmol·L-1时,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受Cd毒害的影响都不明显;Cd浓度为75~100μmol·L-1时,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均表现出对Cd胁迫的防御响应。在较高的Cd浓度(100μmol·L-1)下,龙葵毛状根的生物量受Cd毒害的影响最小,芥菜次之,油菜受影响最大;同时龙葵毛状根富集的Cd含量最高(745.0μg·g-1),芥菜次之(681.4μg·g-1),油菜最差(505.2μg·g-1)。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在Cd胁迫下的细胞凋亡水平均随C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Cd浓度为100μmol·L-1时,龙葵毛状根比油菜和芥菜毛状根的细胞凋亡程度均低。同时3种植物毛状根在不同浓度Cd处理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一定差异。从上述结果综合来看,龙葵毛状根受Cd毒害的影响最小、富集Cd的能力最好,是进一步开展Cd超富集植物转基因改造研究的较好的实验室载体。  相似文献   
258.
石墨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兴非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机械性能、超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的生物相容性,在材料、电子、能源、光学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动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烯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烯毒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及氧化应激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对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烯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59.
重金属Cr(Ⅵ)、Pb及Cu胁迫对双齿围沙蚕体腔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金属Cr(Ⅵ)、Pb以及Cu对沙蚕体腔细胞DNA的毒性效应,以双齿围沙蚕为受试动物,重金属按不同剂量水平,Cr(Ⅵ):10、100和200 mg· L-1,Pb:5、50和100 mg·L-1,Cu:1、10和20 mg· L-1,分别胁迫沙蚕24 h,以不加任何重金属离子的海水为对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其体腔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重金属离子的各浓度组都能引起沙蚕体腔细胞DNA损伤,且3种重金属胁迫浓度与细胞DNA损伤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双齿围沙蚕可以作为单细胞凝胶电泳的实验材料用于重金属所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260.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体内、体外检测分析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可以导致人体细胞和分子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农药致细胞及DNA损伤的机制主要与DNA加合物的形成、DNA单链和/或双链的断裂有关。此外,氧化应激参与农药致细胞及DNA损伤的过程,可能成为农药致细胞及DNA损伤的促发因素。从总体上看,其具体分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