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0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834篇
安全科学   995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994篇
综合类   3927篇
基础理论   987篇
污染及防治   285篇
评价与监测   157篇
社会与环境   335篇
灾害及防治   18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21.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超兰  汪小勇  姜文  廖荣胜  黄锋 《生态环境》2007,16(5):1436-1440
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施用的有机氯农药,由于其性质极其稳定,在土壤至今仍有残留。植物修复有机农药污染土壤并不多见,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项研究对提高土壤环境质量、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 Lan.)、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作为供试植物,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质量分数为1.09 mg.kg-1的污染土壤中种植3个月,研究了种植不同植物条件下土壤中HCH的消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植植物大大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的活性,并且微生物的数量和酶的活性与土壤中HCH的消解密切相关。试验结束后,不同处理中HCH及其4种异构体的总含量降低幅度为43.87%~65.79%,其中种植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的处理中HCH消解较快,对HCH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较好。可见,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可行的环境友好的修复六六六污染土壤的技术。  相似文献   
822.
几种植物对潜流型湖滨湿地中氮磷的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徐进  张奇  王世和  高海鹰 《生态环境》2006,15(5):936-940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水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湿地净化污染物的机理极为复杂,其中植被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植物是构建湿地系统的关键。以云南省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潜流型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人蕉(Cannaindica),菖蒲(AcoruscalamusLinn),伞竹(Cyperusalternifolius),香蒲(Typhaelatifolia)四种不同植被系统的潜流型湖滨湿地去除污水中营养盐的效果,为抚仙湖湖滨带人工湿地的合理优化选择植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四种植被系统的潜流湿地对总氮和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由于湿地长期运行而疏于管理,植物没有定期收割翻新,四种植物的氮磷去除率差别不太大,去除效果均不太佳。其中,美人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是30.4%,19.13%,其次为香蒲和伞竹,效果较差的是菖蒲。并且实验表明,暴雨对四种植物湿地氮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连续几天的暴雨情况下,四种植物系统氮的去除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823.
接种降解菌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是农田土壤中常被检出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有较长的持留性,微生物降解是其从土壤中消失的主要途径.本文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两株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的高效DEHP降解菌及其混合菌悬液降解土壤中DEHP污染的效果,以及土壤中添加葡萄糖和种植作物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初始DEHP浓度为100mg kg-1的条件下,接种两种降解菌及其混合菌悬液都可显著提高土壤中DEHP消失的速率,其残留半衰期比不接种对照缩短了32~48d,但在相同条件下接种不同降解菌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中添加0.6%的葡萄糖虽然可以强烈地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整体活性,但并没有提高修复效率,反而在短期内延缓了降解菌对DEHP的降解,延长了DEHP在土壤中持留的半衰期;植物生长可显著提高降解菌的降解效率,降低土壤中DEHP的残留浓度.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只添加葡萄糖或只种植植物对土壤中DEHP的降解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824.
丘陵红壤开发的水土资源保护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湖南省桃源县为例,针对目前丘陵红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探明季节性干旱成因和发生规律、水资源合理调蓄利用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壤丘陵区抗御季节性干旱的水分管理对策和主要措施;通过不同经营模式的水土资源动态观测、分析,提出了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值应≤200 t·km-2·a-1、相应的降水径流系数<0.25 等水土资源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指标,并在丘陵红壤坡地上建立了土壤侵蚀模数<100 t·km-2·a-1 的“土壤-水分-生物”资源互利型的高效利用模式。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茶叶、苎麻、果业、庭园高效生态农业等四大科技先导型的产业化规模经营体系,为我国红壤丘陵区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提供实用模式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825.
本文主要从减少因生物量收获造成的生态系统养分损失。讨论华南山坡地植物资源的利用问题。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量收获方式、收获时期和刈割频率,以及利用不同的植被类型作为薪炭燃料所造成的养分损失有很大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别将有助于华南山坡地可更新资源的管理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26.
广东省鹤山市退化坡地重建复合农林业生态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鹤山市存在大面积的退化坡地,自1989年起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依据,将其中近2万hm^2的坡地改造为林-果-草(牧)-渔复合农林业生态系统,8年累计经济产值24.2亿元,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27.
铜、锌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效应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相似文献   
828.
中国森林植被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9.
8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