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9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130篇
环保管理   433篇
综合类   3644篇
基础理论   893篇
污染及防治   323篇
评价与监测   390篇
社会与环境   324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昆仑山木孜塔格峰北坡藏羚繁殖地的自然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藏羚产羔繁殖期的野外考察,研究了昆仑山木孜塔峰北坡藏羚繁殖地的自然植被及其分布,从繁殖地的自然生态特征按摩了藏羚与其繁殖期栖息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藏羚对产羔繁殖地的选择不是基于植被条件,而是选择更加安全的区域作为其产羔繁殖地。  相似文献   
902.
废催化剂浸出规律的静态实验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静态浸出实验方法对废催化剂中重金属在不同固水比和浸出次数条件下的浸出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浸出次数大于3次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浸出速率趋于稳定,同时固水比的增加也没有明显改变废催化剂中重金属的浸出。认为在浸取次数大于3次以后,随着表面溶质的溶解,浸出过程主要为内扩散所控制。  相似文献   
903.
超临界水氧化去除含酚废水TOC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处理实验室模拟含酚废水。在超临界条件下(P=30MPa,T=400℃,440℃,480℃,520℃)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OC去除速率在氧化剂过量10倍的情况下,对TOC是2.15级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反应的实验活化能为171.7kJ/mol,前置因子A为2.99×1011。  相似文献   
904.
依据盆栽试验数据,利用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辨率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影响,探讨了节水灌溉下碳同但素分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分差异引起△有较大变异。△值随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SRWC的60%-70%条件下△值最高,土壤磷水平对△的影响较大,严重缺水时磷水平提高,△值提高;水分状况改善,磷引起△值提高时有一适宜用量范围。SRWC为40  相似文献   
905.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驱动植被退化的人为干扰体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研究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内的人为干扰体,分析了干扰的类型、强度、频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不同干扰类型及其特性对植被退化的作用、干扰体与人口增长、植被退化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沟流域人为干扰类型多达8种,但优势的干扰类型是砍伐薪材和牲畜放牧.从近30a的干扰强度变化看,以80年代初的干扰强度最大,并在近20a内保持很高的干扰强度水平;干扰强度的年内变化表现为春末、夏、秋大而冬、早春小.近40a来的干扰频率愈趋增高,年内表现为春秋季干扰频率最高,夏季中等,而冬季最小.人为干扰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反映出人为干扰的现状及其对植被的破坏强度差异,即由村寨向沟尾和高海拔区、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形成“钟形”干扰格局.认为大沟流域植被的严重退化是所有人为干扰长期共同驱动的结果,与该区人口及其需求迅速增长密切相关.结果还表明,不同性质的干扰对植被的影响作用具协同性,同一干扰体长期连续对植被的影响具累加和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6.
对广东省平远县稀土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同时在已进行的植被恢复措施的基础上,对其效应作了初步的分析,评价了恢复措施对水土流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比较适合的植被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07.
纳滤—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滤膜作为一种低压膜,不仅操作运行压力低,而且去除有机污染的效率高,对所有有机污染的去除率在90%以上。如:THMFP的去除率大于95%,TOC的去除率大于90%,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的浓度可降低至小于150μg/L。  相似文献   
908.
海口市生活垃圾碳输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活垃圾的碳输出是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环节之一,而且与城市环境污染密切有关.研究生活垃圾碳输出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工作,还有助于分析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影响.基于实地采样和数据收集获得的生活垃圾数据,分析了海口市生活垃圾碳输出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2001年海口市26.92×104t生活垃圾的碳输出量为10.51×104t,每人每天生活垃圾的碳输出量为0.326kg,其中31%左右的碳在填埋方式下转化成CH4、CO2和渗沥水中的有机物,69%左右的碳被长期固定.在被固定的碳中,约33%的来源于大气,这说明生活垃圾可能是碳汇.1991~1999年,海口市生活垃圾碳输出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55%,其中,可被固定在生活垃圾中的碳量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年增长率达到13.23%.海口市生活垃圾碳增加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口数的增加呈显著相关,表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口数对生活垃圾碳输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9.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氯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法(GC)联用技术测定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氯酚.优化萃取温度、萃取平衡时间、酸度、离子强度等实验条件.所建方法简便、精确,自来水和太湖水中均检测到氯酚。  相似文献   
910.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效率高、萃取时间短,采用MS的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对实际水样中PAH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平均回收率在80.4%~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7.03%~18.5%,方法的检出限在0.010~0.020μg/L之间。通过实际样品中PAHs的分析表明,该法快速,溶剂用量少,能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