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4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71.
地震是指地球表面发生快速震动的一种现象。地震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大,极具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常导致桥梁断落、房屋坍塌、水坝开裂,严重的更会造成人员伤亡。地震还会致使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地震目前还是人类尚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能使伤害降到最低。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应该沉着冷静,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相似文献   
172.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邻体干扰模型及其野外工作方法,初步研究了缙云山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大头茶(Gordonia acumenata)和白毛新木姜子(Neolitea aurata var. glauca)3个种群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结果表明(1)种内竞争效应排序为马尾松>大头茶>白毛新木姜子;(2)种间竞争效应排序为白毛新木姜子>马尾松>大头茶;(3) 种间竞争反应排序为大头茶>马尾松>白毛新木姜子;(4)白毛新木姜子与大头茶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大,达到1.05;大头茶与马尾松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小,仅为0.32. 表3 参8  相似文献   
173.
研究了湖南省郴县东坡铅锌矿自然扩散晕内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是以Pb、Zn、Cd和As为主的多金属复合污染,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以残渣态为主,水体中的细微尾矿砂颗粒物是重金属的主要迁移载体。该区域内作物中的Pb、Cd残留很高,用改变耕种制度的方法来控制铅锌矿区内的重金属污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4.
中药青蒿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中药青蒿即黄花蒿 (ArtemisiaannuaL .) ,与分类学上的青蒿 (Artemisiaapiacea)同属菊科 (Asteraceaeor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 ,两者均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形态上非常相似 ,最明显的区别是黄花蒿的叶片为三回羽状全裂 ,而青蒿为二回羽状全裂 .青蒿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多生于海拔 40 0m以下的丘陵平地[1] .现在这种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 ] .青蒿在许多地区被用于编制花环 ,提取香料 ,更重要的是从青蒿中分离出的青蒿素是所有抗疟药中起效最快、疗效最好、毒性最低…  相似文献   
175.
十四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次生水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对于水利设施除直接造成堤防、堰坝等水工建筑物的破坏外,还可能形成堰塞湖,以及引发其他自然变异并形成水灾。在某些情况下,地震次生水灾所造成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还要大。本文在分析地震史料和重点现场查勘的基础上,将地震次生水灾从成因上和破坏机制上划分为六大类;提出了地震次生水灾的重点防范区;总结了地震次生水灾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所应采取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76.
<正>在2014年,无论青岛"11·22"爆燃事故还是高雄"7·31"气爆事故,皆为腐蚀引发的严重次生灾害。据了解,腐蚀造成的总损失占到我国GDP的4%左右,以2014年数据计算就是2.5万亿元,而其中的30%是通过预防可以避免的。在石油化工行业腐蚀危害尤甚,约占其总产值的6%左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腐蚀每天在默默发生,不易受人关注,但做好防腐蚀却是安全生产无法逃避的前提。为此,特策划本期"防腐"计划专题。  相似文献   
177.
<正>去年一段时间以来,地下管线事故频频发生。2014年"7·31"高雄气爆事故与青岛"11·22"爆燃事故被专家指出皆是腐蚀引发的严重次生灾害。其实,不仅管线,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装备,也常年面临腐蚀的威胁,面对且进一步解决此问题,是实现安全生产无法逃避的现实。为此,本刊近日专访了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刚教授。  相似文献   
178.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及地市级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指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其次为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增强了地震的破坏效应,加剧了地震灾害的损失程度,给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造成很大困难。一般震级大于5级、烈度超过6度的地震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震级和烈度越高,次生地质灾害越严重。本文根据中国历史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及发生条件,以地(市、区、盟)为单元,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高度和中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形成一个大致北北东向的高危险带,其余大部分地区为轻度危险区。  相似文献   
179.
基于遥感调查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四川省龙门山地区,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和掌握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特征,可为灾区工程整治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为其它地区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项目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以及其它地质地理资料,在相关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专题信息解译和分析,获取了地震中四川省的10个极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数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特点与相关地质地理因素关系。结果表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特定的地层岩性、构造破碎带、坡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0.
次生舆情效应导致舆情错综复杂,增加了政府对舆情风险管理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掌握在话题共振视角下的次生型网络舆情的形成路径就可以增强预测力,以便于及时分散风险,高效地处理次生舆情。该文构建了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核心,主要内容为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载体、舆情引体的自然灾害次生舆情形成分析框架,挖掘微博平台的自然灾害话题数据,利用现有文献梳理次生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其风险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得到3种路径,可归纳为两种构型,舆情载体主导型和舆情引体牵引型,高媒体参与度和低话题权威性是导致次生舆情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