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4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环境风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副产物,是市场外部性的表现,需要公共部门的参与解决.然而环境风险的应对并非没有代价,这种代价既包括规制的经济成本,也包括其带来的次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政府和公众都非常关注环境风险,并出台了大量的规制性政策对其进行治理.如何在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同时,合理控制经济成本、尽量减少次生影响是提升环境治理效能的重要命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对规制的经济成本和次生影响等关键概念做了辨析,对规制的经济成本和次生影响在我国被忽略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他国应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开展了讨论.最后提出在我国针对重大环境规制性政策开展规制影响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2.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3.
人员疏散问题是地震应急救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最短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将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到疏散地域,既要求有合理的场地分配,又应考虑次生灾害等突发状况影响下对疏散路线的优选。从有组织避震疏散数学模型出发,编制了地震次生灾害影响下疏散路线的优选算法,最后介绍了该算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4.
灾害系统的存在决定了次生灾害的普遍存在,次生环境灾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法律的角度对次生环境灾害的防治是个不容忽视、但目前少有人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范呈现“多层次、跨领域、低位阶”的特点,需要在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5.
从德阳,到什邡……,从汉旺,到广济……,在灾区,活跃着安监系统一支支防止震后次生事故的救援队。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闻警而动,首先将在四川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队伍,就地转变为灾区救援先遣队,然后又迅速从邻近省份、进而扩展至全国,抽调专业救援队伍及设备赶赴灾区,  相似文献   
186.
杨文芬 《安全》2008,29(6):26-28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短短几分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援行动。先后有十余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到达灾区进行救援。此外,活跃在救灾现场的还有各地消防官兵、地震搜救队员、医疗服务队、民间志愿者等。  相似文献   
187.
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及汶川震后次生灾害防治与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地震灾害及其影响,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角度出发,将地震灾害风险分为可能性要素和后果性要素,并指出防震减灾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后果性要素.由于地震有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更易引发诸多次生灾害,致使最终损失可能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破坏,因此结合汶川地震实例,进一步探讨了次生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8.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及建筑体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9.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指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过渡性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善后工作等活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减轻地震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0.
《劳动保护》2021,(3):26-29
近年来,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加强,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救援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安全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社会风险增多,灾害事故救援呈现出突发性强、救援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易发生次生灾害等特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