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85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硫酸盐还原菌(SRB)广泛存在于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的土壤中,其介导的铁矿物转化过程及其相转化产物影响着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行为.选取土壤中的典型铁氧矿物水铁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SRB (Desulfovibrio vulgaris ATCC 7757)介导水铁矿的矿相转化,分析了水铁矿相转化产物对Cr(Ⅵ)的固存能力,揭示了不同相转化阶段产物对六价铬(Cr(Ⅵ))的固存能力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RB介导下矿物的相转化路径为水铁矿-马基诺矿-磁铁矿,反应过程的相转化产物对Cr(Ⅵ)的固存能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反应第5 d水铁矿相转化的产物主要为马基诺矿,此阶段相转化矿物对Cr(Ⅵ)的固存能力达到141.06 mg·g-1,固存方式以还原作用为主;14 d时相转化矿物主要以马基诺矿和磁铁矿复合形式存在,复合产物对Cr(Ⅵ)的固存能力仅为79.59 mg·g-1,其对Cr(Ⅵ)的固存方式包括还原和吸附作用,还原和吸附对Cr(Ⅵ)固存的贡献占比分别为78.82%和21.17%.由此可见,水铁矿相转化产物组成的差异是导致其对Cr(Ⅵ)固存能...  相似文献   
432.
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皖南歙县双河口地区砚石板岩矿床的赋矿地层及成矿地质条件。砚石矿是层控型浅变质沉积岩矿床,赋存于新元古代大谷运组上段黑色板岩中。通过系统的室内岩矿鉴定和分析测试,查明了砚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砚石板岩的化学组成。通过野外放射性测量,判定该天然矿石放射性辐射属于安全等级,为皖南地区砚石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3.
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土壤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为对象,研究菲和苯并[a]芘(BaP)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菲和BaP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土壤的吸附速率都较快,均能在48h内达到平衡;土壤对菲和BaP的吸附等温线均呈线形,能较好地符合线性和Freundlich方程,样品经H2O2处理后对PAHs的吸附量明显降低,表明土壤中有机与无机矿物组分在吸附过程的作用不同;湿地土壤对多环芳烃的吸附明显存在固体效应,随着土壤颗粒物粒径和体系离子强度的增大,土壤的吸附容量都在降低.  相似文献   
434.
中国东部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采集了我国东部12条大、中河流的26个相对清洁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b,Cd和Co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粒径分布、反应性和铁氧化物、无定型铁氧化物、总铁、隐晶型锰氧化物、总锰、铝氧化物、钛氧化物、有机碳和粘土矿物含量等)和表面性质(比表面和表面位密度)以非参数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研究了沉积的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东部,这些相  相似文献   
435.
地震次生火灾虽是1种相对罕见的城市灾害,然其巨大的破坏力却逐渐引起广大城市防灾工作者的注意。为了有效防止和抵御地震次生火灾,构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仿真系统,用于辅助防灾工作者预测和评价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蔓延、扑救和破坏过程。该仿真系统由4个部件构架而成,包括空间数据库、模型库、仿真中心和结果输出。空间数据库组织和收集城市中与地震次生火灾密切相关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仿真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源;模型库是整个仿真系统的核心,包括了地震次生火灾过程中3个关键阶段的模型,即震后起火模型、城市火灾蔓延模型和震后消防扑救模型;仿真中心是仿真系统的运行中心,实现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集成,并提供完整的仿真方案进行模拟,并以表格、图件和报表的形式输出各种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可为防灾工作者的防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6.
矿物成分对超细化煤粉燃烧硫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砾宏  姜秀民  李爱民 《环境科学》2006,27(9):1722-1726
选用超细化鹤岗、铁法、准噶尔3种原煤、脱灰煤(HCl/HF脱灰),与分别添加MgO、CaO、Al2O3和Fe3O4矿物的脱灰煤制成试验样品.使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对不同样品进行燃烧实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烟气中SO2,设定气体流量为50mL/min,氧气体积分数为20%,升温速率为20℃/min,考察矿物成分对煤粉燃烧时硫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超细化3种煤的原煤样品燃烧过  相似文献   
437.
金磊 《安全》2005,26(1):15-17
1 次生灾害不容忽视 次生灾害也称二次灾害,指的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原生灾害)发生后,与其伴生或衍生(引发)的灾害.它往往会形成一条灾害链,持续地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有时,次生灾害带来的危害会远远超过主灾.  相似文献   
438.
为了探究超细粒级浸出渣与分级尾砂混合作为充填骨料的充填体强度能否达到凡口铅锌矿井下充填的要求,开展了浸出渣与分级尾砂的充填配比试验。通过充填配比试验,分析不同配比和质量分数的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和充填体强度特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较大;灰砂比、质量分数越大,充填体的强度越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浸出渣的用量可提高充填体的强度;扩散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充填料浆的流动性随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小,当质量分数较高时增加水泥用量可提高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增加浸出渣含量会导致充填料浆的流动性降低。根据凡口铅锌矿充填技术要求及室内充填配比试验结果,得出不同部位的最佳充填配比:矿房采场的最佳灰砂比、浸出渣与分级尾砂之比、质量分数分别为1∶6、1∶5、71%,间柱采场为1∶6、1∶6、69%,首层和浇面为1∶3、1∶6、71%。  相似文献   
43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的灾害风险也随之加大。据调查,中国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城市受到气象、海洋、洪水和地震等灾害的严重威胁。城市中的灾害有哪些呢?地震:在中国,74%的省会城市,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级以上的地区。有70%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440.
针对火灾事故发生时产生的有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伴生/次生污染和可能发生事故连锁效应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