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郜涛  谢绍东  薄宇  赵越 《环境科学》2010,31(3):560-565
为辨识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相同的区域,筛选监测网络中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使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获得北京市PM10和SO2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10浓度春季最高,夏季较低;SO2浓度冬季最高,夏季较低.采用正矩阵分解法对PM10监测网络解析出3个因子,对应北京市PM10污染变化特征相同的3个区域,分别为区域1代表监测点为车公庄与石景山古城,区域2代表监测点为位于城东的前门、天坛、农展馆与奥体中心,区域3代表监测点定陵.结果表明区域2监测点密度较大,存在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可以考虑撤销或迁移部分监测点.对SO2监测网络解析出6个因子,分别对应北京市SO2污染变化特征相同的6个区域,代表监测点位分别为定陵、古城、东四、奥体中心、农展馆与天坛和前门与车公庄.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都存在冗余信息的监测点,可以根据分区结果考虑撤销或者迁移部分监测点,优化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72.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短缺逐渐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要素。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缓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从土地利用强度.产出效率、生态效益、可持续利用程度四方面阐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内涵.以此构建适合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差距较大。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因素。②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由北向南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在空闾分布上具有微弱的正相关性。空间分异格局明显。③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须予以针对性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73.
本文研究了雷州半岛高桥镇、特呈岛、湖光镇和金沙湾4个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含量、组成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为0.10%~5.62%,正构烷烃总含量(∑n-Alk)为0.69~16.60μg/g(dw)。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以中长链(n-C23~n-C31)为主,呈单峰型分布。除金沙湾以外,其他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奇偶优势明显。正构烷烃组成分布及平均链长(ACL)、碳优势指数(CPI)、短链/长链比值(∑n-C20-/∑n-C21+)、陆海来源比值(TAR)、水生植物贡献比值(Paq)等指标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其中,高桥镇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而部分湖光镇、特呈岛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水生植物来源贡献较大,金沙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可能受人类活动的...  相似文献   
74.
当前,对修改《《劳动法》》的呼声很高,但作为一部法律整体上修改有其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首先启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一般来说,行政法规和一般法律作为我国法律的两种表现形式,存在着位阶上的差别,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若《劳动合同法》由国务院制定作为一部较低效力行政法规,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劳动合同法》将成为由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部较高效力的法律。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劳动合同法》可以并且应该在内容上对不符合现实的法律制度进行纠正和突破,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制,弥补《劳动法》的不足。但这次《劳动合同法》只是在原来的框架内进行了细化,  相似文献   
75.
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碳优先指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北京、广州两地不同季节气溶胶颗粒物上正构烷烃的碳优先指数值(CPI)随季节和颗粒物粒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CPI值:春>夏>秋>冬;广州地区为冬>春>夏,显示了不同的地区特征,而且随着气溶胶颗粒物粒径的减小,正构烷烃的CPI值亦减小。  相似文献   
76.
采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空气与废气中的正丁烷、丁酮、醋酸异丙酯,采样体积以45L计,方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正丁烷0.002mg/m^3,丁酮0.0024mg/m^3,醋酸异丙酯0.0028mg/m^3。  相似文献   
77.
我国空气颗粒物中烃类物质的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利用奇偶优势指标、最高峰碳数指标以及色谱峰型特征来判识正构烷烃的来源和利用浓度比值法、化合物的轮廓图特征法、多元统计方法和化学质量平衡法判识多环芳烃的来源,并指出这些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78.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有很高的氮、磷负荷。为了研究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取一定量的新鲜底泥在室内进行通气和厌气培养试验;同时,用鱼塘底泥作对照。结果表明:(1)厌气条件下,底泥NH3-N释放速率和释放量高于通气条件,培养液NH3-N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峰值水平;通气条件下,由于硝化作用较强,培养液NH3-N含量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2)厌气条件下,底泥水溶态磷的释出量远远高于通气条件。厌气条件下释放的正磷酸盐大部分源自Fe-P的还原解吸。(3)鱼塘底泥氮、磷释放量高于河流底泥,但其氮、磷负荷却非最高,这与其含有大量的易降解性有机质有关。  相似文献   
79.
呼和浩特市大气气态和颗粒物上正构烷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和玻璃纤维滤膜采集样品并测定。大气中总正构烷烃的浓度分布、气/固分布比与季节变化、污染源有关。在呼市大气中总正构烷烃(C15-C33),夏季主要存在气态中(78%),而冬季主要存在于颗粒物上(83%)。内蒙古草原大气对照样品中,气态中总正构烷烃在冬夏两季所占百分比都约为50%。市区冬季大气颗粒物上的总正构烷烃浓度比其它城市结果高出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0.
Ce—Cr/硅藻土对几种低分子量有机物氧化作用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