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徐卉 《世界环境》2005,(5):25-27
公益诉讼是时下中国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热点问题。不仅被提上了《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议程。而且也不断有人大代豪、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在中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议案。检察院、公益组织和公益律师更是在现有的制度空间和架构内外为公益诉讼实践而孜孜探索。但是在此。一个非常基础性的问题是,为什么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22.
环境正义研究在美国最早兴起,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黑人因为垃圾倾倒问题提出抗争,引发美国社会公众与学者的声援,进而提出了环境正义这个新的伦理概念.随后,美国一大批环境哲学家围绕环境问题的解决,创建了各种环境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23.
读你     
  相似文献   
24.
25.
《民防苑》201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灾害的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显。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经过几十亿年才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将在数百年内消耗殆尽。同时,因无节制的开发与能源使用使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和气候危机,环境正义基金会警  相似文献   
26.
环境正义问题的提出是和现代民法的社会化发展倾向不可分割的。环境问题社会利益的日益突出,环境资源的分配不公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中国的环境政策也应当从环境正义的立场出发,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7.
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似乎未能取得预期的进展,就像2012年的后续会议所表明的那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是,在各种讨论过的走向可持续性的路径中,那些获得更大支持的战略,都主张经济和物质的继续增长,而与之相对立的是增长范式的质疑者。后者当中具代表性的,是充足和维生的观点和方法。为了与可持续性相一致,人们必须能够做到自由地选择这两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强迫这样做。  相似文献   
28.
正有媒体近日报道,珠海市位于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鸟儿栖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引来许多不法分子趁机张网捕鸟。针对这种不法行为,市区多部门联合采取保护候鸟专项执法行动,一个月来已拆除捕鸟网2000余米。市政园林和林业局发出紧急通知,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严厉打击猎捕、贩卖、食  相似文献   
29.
环境正义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同学科和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国内环境正义研究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环境正义所涉学科、内容和方法后发现:环境正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交叉趋势,但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理论创新;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正义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总结中国环境正义研究案例和解决模式;环境正义概念多而不统一,混杂而不明确,需进一步厘清和辨明;考虑多维内涵、多重维度和多维原则,建构和完善环境正义概念体系;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尺度区域和多类型群体两个层面,环境强势群体(区域)与弱势群体(区域)的环境权责不对等是焦点;城乡环境正义问题广受关注,需加强经济弱势地区和环境弱势地区环境正义研究;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考量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和地方情境中探讨环境正义及其解决之道是重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区域分群体逐步消除环境不正义;环境正义评价标准欠缺,不同学科数据和方法交叉融合不足。未来环境正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建构一个问题导向的、跨学科交叉的环境正义理论框架;精确表征和测度环境(不)正义;模拟多尺度、多主体的环境正义演变过程;基于地方性加强环境正义的典型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30.
宋华琳 《绿叶》2011,(4):120-125
在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论及"气候变化",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