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3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2217篇
安全科学   357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488篇
综合类   5398篇
基础理论   1465篇
污染及防治   674篇
评价与监测   388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37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上海潮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年7月、11月和1999年1月、4月,对上海潮滩进行连续采样和预测的基础上,用原子吸收法测试了110个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Zn、Cr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1)上海潮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有如下顺序:Zn〉Cu〉Cr〉Pb》Cd。(2)在自然条件下,从高潮滩到中、低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递减。(3)不同的采样位置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有显著影响。(4)根据各采样点沉积物重金属的含理  相似文献   
152.
综述了重金属和部分有机化合物对藻类的生态毒理效应,并探讨了藻类对污染物的富集和降解机制.大量研究证实,重金属对藻类在各个水平上均产生影响,但不同重金属对不同的藻种有不同的毒性效应.而有机物对藻类的影响则可归纳为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省界河阿穆尔河中游水生生态系鱼体中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揭示了不同鱼种及鱼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亲合和富集能力以及同水体污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大亚湾海洋生物重金属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在1988年1月大亚湾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13个调查站、25种生物(鱼类8种、甲壳动物2种、棘皮动物3种、软体动物12种)的6种重金属(CU、Pb、Zn、Cd、∑Cr、Ni)含量检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亚湾不同类别生物重金属含量水平、各类生物重金属含量的地理差异,并对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质量评价。为今后大亚湾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5.
用~(14)C标记法研究呋喃丹在水稻-鱼和水稻-萍-鱼两种模拟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消失和残留行为。结果表明,由于萍的引入,使在水稻-萍-鱼系统中,田表水中的残留较低,而鱼体中残留较高。结合态残留物是土壤、鱼和植株体中呋喃丹的主要残留形态。  相似文献   
156.
甲基对硫磷在中熟苹果品种金冠果实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0倍50%甲基对硫磷在金冠苹果树喷施后,果皮和果肉部位的农药残留量于喷后第19天和2天降至0.15ppm以下,果心部位一直未高过0.15ppm。甲基对硫磷喷施后,药液接触至果皮,再由果皮向果肉及果心部位渗入,致使果实内部含药。喷后果皮内残留就达最高值,果肉中于喷后第1.5天达最高残留,果心为第3天,渗入是一连续的时间过程。果实三部位所含残留量顺序为果皮>果肉>果心,残留浓度在该三部位呈现浓度  相似文献   
157.
渤海湾重金属污染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8.
本研究以重金属化合物(CdCl_2、PbCl_2)和矿物油作为土壤的污染物,分析土壤中镉、铅、油的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与生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铅、油对水旱田中的细菌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放线菌、真菌抑制作用较差。小剂量的镉、铅、油对固氮菌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尿酶和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其它酶类不明显。 从含重金属的平板培养基上反映出土壤对重金属的掩蔽作用。污染物对微生物的生化活性的临界毒害浓度分别为:镉 5—60ppm;铅 300—500ppm;油 500—5000ppm。  相似文献   
159.
根据2005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即九澳岛重点海洋倾倒区、黄茅岛重点海洋倾倒区、汕头重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分析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集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集度相对最高,Hg和Cd元素的富集度较低,从空间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60.
研究了盐沼植物翅碱蓬体内Cu、Zn、Pb和Cd总量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幼苗期和生长期表现为Zn>Cu>Pb>Cd,花期和果期表现为Zn>Pb>Cu>Cd.Cu和Pb含量均为果期>幼苗期>花期>生长期,且果期和幼苗期分别达到最高值和次高值;Zn为花期>生长期>果期>幼苗期,且花期和生长期分别达最高值和次高值;Cd为果期幼苗期>花期>生长期.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分布和迁移效率分析表明,除Pb在花期分布表现为根>叶>茎外,Cu和Pb分布在整个生理周期均表现为根>茎>叶,且大部分在地下;Zn幼苗期为根>茎>叶和果期为茎>根>叶外,其他时期均为叶>茎>根,且大部分迁移至地上;而Cd各个时期均表现为根>茎>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