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632篇
安全科学   40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83篇
综合类   1387篇
基础理论   695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283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41.
中国大陆沙尘气溶胶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 个北太平洋站点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中国大陆沙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滞后1 个月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与中国大陆沙尘有很高的相关,其高相关区域出现在中国北方的沙尘暴高发中心.初级生产力的峰值与大陆沙尘次数非常匹配,表明沙尘对其生产力的大幅增加有重要的作用. 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内,大气粉尘-风成铁-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为“铁肥料效应”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42.
三种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碳纳米材料的水生态安全性,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gnus)和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富勒烯(C60)3 种碳纳米材料水悬浮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SWCNTs、MWCNTs 和C60对斜生栅藻生长的 96 h EC50 值分别为22.6, 15.5, 13.1 mg/L;对大型蚤活动抑制的 48 h EC50 值分别为1.3, 8.7, 9.3 mg/L.3 种碳纳米材料水悬浮液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 >0.05); SWCNTs 对大型蚤的毒性大于MWCNTs 和C60(P <0.05);2 种生物对碳纳米纳米材料的敏感性也不同.3 种碳纳米材料对2 种水生物的毒性大小与氯苯相似.  相似文献   
943.
对主动脉动气流的分选机理及金属回收进行研究。利用高速动态分析系统对等沉颗粒的运动规律的研究表明在主动脉动气流中低密度颗粒可以获得比高密度颗粒更显著的加速度效应,使颗粒由于加速度的差异实现按密度为主导的分选;0.5~2.0mm粒级的废弃电路板破碎物料的分选实验表明,主动脉动气流比稳定气流具有更高的分选效率,脉动频率为2.0Hz时的分选效率比稳定气流高5%~15%。  相似文献   
944.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硫酸镁(MgSO4)对SO2衍生物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MgSO4对SO2衍生物增大大鼠海马神经元钠电流的效应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随着SO2衍生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弱,随着Mg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时间加入MgSO4均会显著抑制SO2衍生物增大钠电流的效应,说明MgSO4不仅对SO2衍生物增大钠电流的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可即时和延效性地抑制此损伤效应的发生.研究结果提示,硫酸镁对SO2衍生物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MgSO4对SO2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防护和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图4参14  相似文献   
945.
中国降水量高度效应及全球升温对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降水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中国的夏季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存在着很好的反相关关系;同时,全球升温使得降水量的高度效应增强,主要表现为高海拔降水量海拔效应明显增强,这主要是由全球升温引起环流系统增强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46.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氮厌氧矿化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法研究了太湖地区六种典型水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有机N厌氧矿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8天的培养实验中,当温度设置为1535 ℃时水稻土的矿化量为全N含量的3.33%9.06% ( N 48105 mg·kg-1).随温度升高土壤矿化量增大,在30 ℃时达最大值.温度和土壤类型的差异造成矿化量的差别.选用有效积温式、One-pool、Two-pool和Special模型对有机N矿化进行了拟合,非线性拟合表明Special模型对矿化过程拟合最好,Two-pool模型等同于One-pool模型,不具意义.运用不同温度下One-pool和Special模型中的速率常数得到的Arrhenius方程能较好反映温度效应.温度效应系数Q10 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差别较大,显示了易矿化部分与有机氮整体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947.
《生态毒理学报》2008,3(1):64-64
<正>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生态毒理学/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2)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工程开发  相似文献   
948.
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光照条件下赖氨酸可以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为了探讨其抑制机理,研究了不同含量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赖氨酸对不同品系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为无毒藻株>低毒藻株>高毒藻株,抑制率为95.52%~49.69%.在抑制前期.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抗氧化系统(SOD、MDA)和细胞膜完整性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细胞色素(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以及细胞酯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抑制后期,铜绿微囊藻细胞破碎死亡,各种指标都发生显著性变化.铜绿微囊藻对赖氨酸的响应并不产生细胞脂质过氧化等一般的毒理效应,它可能是一种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949.
植物挥发物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嗅觉仪测定和比较了国槐、柳树、杨树、臭椿、榆树、白丁香、红花刺槐、蕃茄、枣树、云杉10种植物枝叶挥发物对蚧虫和蚜虫的重要天敌--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在所试验的lO种植物中,国槐枝叶对异色瓢虫的引诱作用最强,其平均趋向率达60%.通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TCT-GC/MS)方法,从国槐枝叶的挥发物中检测出38种组分,烯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占63.3%(其中萜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dil6.2%;其它为萘及其衍生物、苯及其衍生物、酯类、醛类和醇类等.从检出的周槐挥发物组分中选取了6种物质引诱瓢虫,发现α-蒎烯在10-4~10-6g/mL、沉香醇10-4g/mL和已醛10-5g/mL的浓度下对瓢虫有显著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950.
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探讨物种分布宽度对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及"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数据建立物种分布数据库,同时结合地形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以及"中间膨胀效应"对该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种分布宽度对楚雄地区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及"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下降,呈单峰分布格局.物种分布宽度的相互重叠,即"中间膨胀效应"对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物种分布宽度的增加,"中间膨胀效应"以及各物种组对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这说明"中间膨胀效应"和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更多地取决于分布宽度较大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