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基层民主的示范领域,成立全国环境保护协会,并制定《环境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4.
<正>2013年,吉林省安监局党组成员坚持轻车简从下基层,合计督查调研天数达412天,平均每人51.3天;制定了召开会议、印发文件主要领导签字制度,精简了会议、文件。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印发文件187份,召开会议13次,同比分别减少了29%和40%;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一次性下放了5个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了1个行政审批项目;局领导带头清理办公用房,共清理和整合办公室24间,清理面积达到3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介了在EIA中实行公众参与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公众参与的政治法律背景、社会机制、作用和优缺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7.
环境民主是环境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环境法民主化和民主理念规范化的必然产物。作为环境法基本原理和准则之一的环境民主原则,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都有平等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和决策的权利。当前仍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民主原则等同于“公众参与原则”或者“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环境类群体性事件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环境政治"的登场,同时也表明原有的环境政治治理模式的式微。原有模式以管制型政治文化资源与制度技术为主要特征,无法适应现实挑战。单纯的"压力政治"和"民粹政治"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民意需要置于一个公共理性的制度结构中加以权衡。环境信息公开在此类事件的进展中已经获得了某种理解与运用,但其完整的治理逻辑尚未成为共识。环境信息公开,是中国环境政治治理乃至于整体性的现代政治转型的起点步骤和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11月3日,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各条街道上,不见一辆出租汽车,许多欲乘出租车的市民连声抱怨的同时,也很困惑。原来,是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