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780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19,自引:8,他引:119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2.
欣亘 《环境》2005,(3):90-91
2005年2月16日,签署了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141个国家和地区喜形于色,称赞它是地球的一道“生命防线”。尽管这道犹如地球的生命“平安符”,因不少发达大国的缺席而留下深深的遗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协议的签署,确实为地球的健康加了一道长寿的“保命符”——虽然这道“符”要发挥奇效,还须世界各国能顶住接踵而来的经济和发展调整过程中的短期不适应,以及可能出现的短期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33.
《环境工程》2007,25(4):69-69
据新华社电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架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冰山正在成为海洋生物聚集地。  相似文献   
3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50-50
日前,建设部部长汪光焘透露,我国建筑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3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设系统资源节约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建筑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只占35%,全国粘土实心砖每年毁田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5.
36.
晓财 《环境》2001,(6):13-1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层中所占的比重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10%,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在最近1个多世纪里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点已经得到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在承认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元凶”的同时,许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还提出了其他看似可笑,却确有根有据的看法。  相似文献   
37.
《环境保护》2007,(6A):1-1
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的舒适和便捷.然而,与之相伴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却直接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报告确认的观测事实表明,20世纪是过去10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则是整个20世纪平均气温最高的10年。这种现象在21世纪还将持续,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海平面上升、极端灾难性气候频发、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的极端后果,人类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战栗了。  相似文献   
38.
杨高 《环境》2001,(6):12-12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影响中,海平面上升是最为确定的结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最近20年(1972-1992)世界环境状况》白皮书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升高了约0.5℃,海平面平均上升14厘米。下个世纪全球将升温2℃-5℃,海平面将上升65厘米-100厘米。”世界沿海地区下面临遭受“灭顶之灾”的严峻局面,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国家海洋局从1990年起每年发表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近百年来,全国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1.4毫米,广东岸段为每年2.2毫米。珠江三角洲位于构造沉降带,沉降速度达每年2毫米-7毫米,因此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广州地理研究所李平日等专家研究,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速度平均为每年2.3毫米,近17年来平均为4.8毫米,近4年来平均为8.8毫米,可见,本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明显加快,已由毫米级增至接近厘米级。  相似文献   
39.
欧洲西北部的气候在过去的50年中经历了许多极端事件,风暴,雪暴以及导致洪水和侵蚀的暴雨等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夏天的气候表现出与地中海地区相似的气候波动,温暖时段,“双倍”强度的暴雨,洪水和山区的滑坡,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与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否关联以及如何关联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由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和合理的,为了阐明极端侵蚀事件和自然风险与气候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了山区和海岸地带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利益而采取安全的环境管理措施,进行连续的观测和分析是重要的,加深我们对局部极端天气事件与地区气候趋势之间联系(比如重建过去气温升高时期事件的频率)的认识也是必要的,本文对气候变化时期可能增加的两类侵蚀过程和自然风险进行了讨论,(1)春季由融雪触发的洪水和泥流;(2)夏秋委节由暴雨触发的洪水和泥石流。  相似文献   
40.
火山活动具多旋回性,一个火山活动旋回的岩浆作用产物及其形成的火山构造形迹具时空分布协调性,同一旋回的火山构造在空间上呈串珠状或并列式展布,不同旋回的火山构造在空间上呈叠置式展布;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具一致性,岩相及相序是推演古火山演化历史、恢复古火山机构的主要依据,亦是组成火山地层并且成因意义的单元;不同旋回火山机构内的火山地层层序的综合、叠置是建立区域火山地层层序的基础;火山构造是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的主要内容,以区域构造、火山构造、火山岩浆作用产物的岩相为内容的火山岩相构造图是揭示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性图件;环形火山构造叠置与区域线形构造交织分布组成线─环形境构造格局.是火山岩区所特有的构造面貌,在火山地质图上应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上述认识,对陆相火山岩区作为火山地层填图单元的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划分提出了方案,建议用旋回─组─岩相─层(即火山构造─组─岩相─层)四级作为火山地层划分单位和填图单元,其中旋回火山构造一致,组与火山机构演化阶段一致,岩相与火山喷发类型一致,层为岩相内容的补充。据此填制的火山地质图才能真正成为反映火山岩浆作用及其产物的特色和具普遍意义的图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