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780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鲁实  郭冰  晓萍 《防灾博览》2007,(5):40-43
2007年是历史上的灾难年。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泥石流、滑坡、飓风等,尤其是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另有朝鲜、缅甸以及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也成了一片泽国;就连美国也未幸免于洪灾。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2.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Seesaw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Bipolar Seesaw背后的物理...  相似文献   
83.
王江  李佳欣 《环境保护》2021,49(1):47-51
绿色技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因能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危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顺应法律"绿色化"而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我国绿色技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实施面临着国际性规则供给不足、国际输入限制不合理、许可事由规定欠妥、许可使用费定价失当等多重障碍,应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着力破除.从国际层面来看,我国应积极推动国际条约修订,使该制度...  相似文献   
84.
柚树间种短期经济作物在提高柚园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N、P、K养分质量分数,改善柚园小区气候,增加有机肥来源。间种物残余体作为绿肥,可显著地提高柚果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5.
基于长江流域138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分别对各站点的月降水序列进行EEMD分解,然后,运用时滞相关分析和逐步变量选择的方法,以识别长江流域月降水周期振荡和长期趋势的显著影响因子,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长江流域月降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近50多年来,长江流域各站点的月降水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尺度振荡特征。(2)流域内各站点月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表现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以及鄱阳湖流域是月降水长期趋势显著增加的集中区,而岷江中游以及洞庭湖流域的南部是月降水长期趋势显著减少的集中区。(3)厄尔尼诺1+2区的平均海表温度(NINO1+2)的过去模式是影响长江流域月降水周期振荡的主要气候因子,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GlobalT)是影响长江流域月降水长期趋势的主要气候因子。(4)基于已识别的影响因子构建的月降水量预测模型在旱季的预报性能高于雨季,并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预报性能高于其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86.
生态工程建设背景下贵州高原的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DIS-NDVI和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对生态工程建设背景下贵州高原的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定量探讨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6年期间,贵州高原植被NDVI在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分布于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等,低值分布于湿地保护工程区。NDVI总体呈上升趋势,湿地保护工程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等植被覆盖上升速率较快,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呈略微的下降趋势。(2)植被改善区域(83.74%)分布于研究区边缘及西北部,退化区域(16.26%)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植被改善最为明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和速生丰产工程区改善效果较差。(3)从气侯因素分析来看,气温和降水在总体上与NDVI均呈正相关,气温对贵州高原植被生长的影响大于降水。(4) 从人类活动分析来看,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建设作用强于破坏作用,人类活动正作用(76.68%)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负作用(23.32%)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植被覆盖增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植被的贡献率为75.53%,气候因素为24.47%。  相似文献   
87.
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江汉平原植被NPP,并利用线性回归与逐像元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江汉平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6年来江汉平原植被NPP的年总量在25.43~29.76 TgC之间,呈波动增加趋势;(2)江汉平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特征,形成一系列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符合“丘陵-平原-河流-城市”的衰减趋势;(3)江汉平原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3 7和0.498 5;经显著性检验可知,江汉平原NPP的产量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弱,而与年均温则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4)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呈正相关的像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19%和83.41%,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腹部的农耕区域,说明江汉平原农耕区NPP的产量对年降水量与年均温的依赖性较强。  相似文献   
88.
李志青 《环境教育》2016,(Z1):47-48
正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美俨然成为谈判桌上的亲密伙伴。但谈判桌外,中美之间的迥异仍然泾渭分明。就在2015年12月2日这一天,中美两国国内各自在能源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折射到谈判桌上,令中美两国气候外交官员冰火两重天。据报道,12月2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届时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  相似文献   
89.
气候变化公约资金机制是串联全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纽带,也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2℃"乃至"1.5℃"温控目标的关键支撑。多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是否依据历史责任划分履约义务上存在根本分歧,公约资金机制面临多渠道并行、运行规则多样化、资金使用分散、运行效率偏低、绩效评估欠缺等问题。本文对气候变化公约缔结20余年来各资金机制的产生和运行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其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全球气候融资体系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并基于《巴黎协定》资金案文描述和履约要求,围绕气候资金从筹集到最终绩效产出全过程,就如何构建未来气候变化公约资金机制进行了统筹规划和设计。在机制建设层面,通过出资分摊机制以及公约下集中式管理平台的构建,确保气候资金的充足性、可预见性以及对公约的责任性;在运行操作层面,通过各渠道重点业务领域及国别资金分配体系的优化,推动气候资金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在资金使用层面,通过受援国气候资金统一管理实体和监督评估体系的建立,提高气候资金的国家主导性和环境效益。未来,公约资金机制仍将是全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主要渠道,在《巴黎协定》达成、绿色气候基金正式运行、国际气候制度重新构建的背景下,利用资金机制推动发达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切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对确保公约各要素的全面性和平衡性,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开展,强化发展中国家集团统一立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王朋 《环境技术》2007,25(4):3-3
由宁波市经济委员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主办、《环境技术》杂志社协办的"2007年中美汽车材料老化与腐蚀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7月2日在宁波市开元大酒店顺利召开.会议由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气候试验中心主任揭敢新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