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通过分析1950~2009年汕头沿岸的热带气旋和1953~2009年汕头风暴潮增水资料,确定汕头地区的增水影响区,并对进入影响区的热带气旋频度、源地、路径、登陆点等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影响汕头增水的热带气旋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防御风暴潮灾害重点在7~9月,尤其是7月;热带气旋进入影响区以后的路径和登陆地点的不同引发汕头风暴潮增水强度不同,东南-西北行的路径引发增水次数最多,强度最强,西登型和正面登陆型热带气旋较其他登陆类型容易引发较强增水等。所得出的结论,对风暴潮预报具有指导意义,利于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42.
钟冬 《防灾博览》2009,(6):20-25
全球气候恶化 最近10年来,世界热带气旋活动频繁,飓风和台风横行肆虐,与公元1000年前后的情况十分相似。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地球正处予千年来的又一个热带气旋高发期.与千年一遇的飓风活动高峰有关;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影响海洋表层水温上升致使热带气旋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43.
太湖最高水位及其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累积距平及非参数检验的方法,重点分析1954~1999年太湖最高水位的变化,及其与相关气候因子的关系。1954年以来,太湖最高水位变化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此前下降,此后则上升。梅雨和热带气旋影响次数直接影响太湖最高水位的变化;Wilcoxon检验表明最高水位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指数之间联系密切,而最低水位与其关系则不明显。Kendall协和系数检验验证了太湖最高水位与各气候因子变化之间的一致性。80、90年代太湖最高水位不断上升且常常居高不下,人类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河网水系变化、湖泊围垦和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太湖水位变化的影响。结论认为,太湖最高水位上升仍然受控于气候变化因子;而人类活动则加剧了水位上升的情势,并在其中所起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44.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5,(4):114-115
<正>据联合国电台网站消息,2015年3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出席《2015年减少灾害全球评估报告》发布仪式时表示,世界正在经历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的自然灾害。世界范围内的灾害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大约在2 500亿美元到3 000亿美元之间。他呼吁各国采取集体行动,将防灾减灾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之中。报告指出,在许多国家,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发生灾害的风险,并增加灾害成本。据测算,在加勒比地区,仅同热带气旋有关的灾害年平均损失在2050年之前会达到14亿美元。全球每年如果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投  相似文献   
45.
为主动减小热带气旋灾害,给将来热带气旋调控的工程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从RossHoffman对热带气旋调控减灾的研究出发,引出了作为非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四维变分天气控制版本。简要介绍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CNOP方法与四维变分方法相比改进方面的主要应用,它可以利用控制过程中的观测数据,从而在天气控制方面优于四维变分技术。进一步研究了CNOP在热带气旋控制中的另外两个应用,即对初始扰动发展为热带气旋的反演以及利用CNOP寻求产生最大垂直风切变的扰动。新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可称为"非线性最优强迫变分(NOFV)"或"非线性最优强迫扰动(NOFP)"方法,它可以使控制尽可能接近观测。研究表明,CNOP方法在热带气旋调控减灾中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6.
基于2015~202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资料、珠三角气象观测资料和臭氧监测数据,分析了西行热带气旋(A型)、东海转向热带气旋(B型)、近海影响热带气旋(C型)和远海热带气旋(D型)这4类热带气旋对珠三角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型热带气旋影响下,区域臭氧浓度超标频率变化不大;在B型热带气旋影响下,珠三角臭氧超标频率明显升高;在C型热带气旋影响下,区域臭氧超标频率有较明显的升高,但是升高幅度弱于B型热带气旋;D型热带气旋远离中国大陆,对珠三角臭氧浓度影响很小.当A型或C型热带气旋发生时,珠三角区域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MDA8)平均值的平均增幅在5μg·m-3左右,部分城市臭氧MDA8可能下降;B型热带气旋发生时,区域臭氧MDA8平均增幅为19μg·m-3,各城市臭氧浓度均明显增加,其中珠海、江门两市臭氧MDA8平均增幅较大,增幅超过了20μg·m-3.相对来说,珠三角西部城市臭氧浓度受热带气旋的影响更大.当发生B型热带气旋时,珠三角地区太阳辐射增强、日照变长、云量减少、气温升高和相对湿度降低,同时高空下沉气...  相似文献   
47.
国内外风暴潮概况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概要地论述了全球产生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和可能发生潮灾的地理分布.指出了我国是受热带和温带气旋袭击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潮灾最严重的地区.概述了世界各国现行防御对策.指出了我国现行防御措施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了我国沿海经济开发和国土规划的防灾战略的制定和防御系统的建立以及潮灾成因规律和减灾对策的综合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48.
辽宁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成因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月5—6日,受东移北上的华北气旋的影响,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其中彰武、本溪等地出现局地大暴雨。应用MM5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位涡分析方法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低层有正位涡扰动存在,对强对流天气具有触发作用;对流层中低层的相对高位涡中心和对流层高层的较强低位涡中心相配合,有利于形成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使得气旋得以维持和发展,从而为对流性降水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对流层中低层,出现高位涡中心地区可能形成暴雨中心。  相似文献   
49.
洋面风场的QuikSCAT/SeaWinds遥感探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uikSCAT卫星是监测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卫星之一,它已经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业务卫星,所得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QuikSCAT卫星的有关背景情况,星载SeaWinds散射测风计观测洋面风的原理和基本算法,说明了利用该资料在热带气旋中心定位及移向预报以及2003年淮河流域暴雨成因分析方面做了尝试性工作。最后,对该数据资料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影响黄渤海域热带气旋的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71—2000年北上影响辽东半岛及黄渤海域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路径分类及灾害特点,结果表明,台风是造成黄渤海域风浪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辽东半岛地区,最大暴雨是由台风引起的;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不同;热带气旋活动具有群集性,在产生风暴潮、暴雨的同时,常引发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加重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