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利用由微孔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制成的工业级膜组件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进行支撑气膜法脱除研究,考察了泡沫分离.石灰絮凝等预处理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表面张力及COD值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物料因素和操作因素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工艺的长期操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预处理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的表面张力,还可大大降低其色度和COD值。当进料流量为100L/h、进料氨氮浓度为1000~3000mg/L、硫酸吸收液流量为200L/h、硫酸浓度为6%~10%、温度为20~30℃时,支撑气膜过程(两级膜组件串联)可有效脱除垃圾渗滤液中99%以上的氨氮,同时得到含10%~15%硫酸铵的水溶液作为副产品。工业级支撑气膜组件在连续运行的2个月内保持了良好的传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孔型对平板气膜冷却的影响,针对圆形,扇形,水滴形,收敛缝形四种气膜出流孔型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孔、扇形孔和水滴形孔气膜出口下游出现从中心向上抬升的反向旋转涡对,将主流燃气卷吸进来;收敛缝形孔在侧向的扩张型面使得气膜出流在展向的覆盖更为均匀,这有效地阻止了高温气体的侵入;在相同吹风比下,收敛缝形孔在气膜出口附近区域的平均绝热冷却效率则明显要高于其余三种孔,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这种差距越发明显;孔型对对流换热系数增强比的影响区域仅局限在邻近气膜孔出口大约7倍气膜孔径的范围内。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弹头构型对水下射弹表面气泡的影响,提高射弹微气泡减阻的效果。方法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针对不同弹头构型的水下射弹展开水洞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速度和通气压力情况下,平台锥形弹头产生的微气泡形态变化规律,以及相同速度和通气压力下,不同弹头构型产生的微气泡形态变化规律。结果 相较椭圆尖弹头,平台锥形弹头更容易在微孔材料的前缘区域形成大气泡,对弹体具有更好的包裹效果。对于不同的弹头构型,在相同流速和通气压力下,弹头锥度为43.6°时的空泡包裹效果最好。结论 存在一个最佳的锥度使气膜的覆盖面积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式气膜冷却防热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针对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速度20 Ma),提出一种主动式气膜冷却防热技术,并计算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组,采用PARK-1的5组分(N2,O2,N,O,NO)17方程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考虑了真实气体效应;针对典型的钝头体外形,在头部驻点处构造单个气膜冷却微孔,向外喷射冷却气体,计算了飞行马赫数为20、高度在30 km以下的气膜冷却效率。结果与无气膜冷却相比,有气膜冷却时,气膜孔附近等温壁面(300 K)热流密度的最高降幅约90%,冷却气体有效覆盖面积可达到约孔出口面积的10倍。结论气膜冷却在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