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390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470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13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对比泡沫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灭火系统的灭火效率,采用装有400 mL汽油或柴油的280 mm×280 mm油盆模拟火源,分析了0.35,0.48和0.75 MPa压力下泡沫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灭火系统灭油池火的灭火时间、降温冷却效率及火焰面积。结果表明:泡沫灭火系统比水喷淋灭火系统灭油池火的效果更好,对汽油火的灭火时间比水喷淋灭火系统缩短了35.3%,压力对于灭火效率没有影响;柴油火的灭火效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压力下灭火时间比水喷淋灭火系统分别缩短了35.7%,42.9%和66.4%。  相似文献   
992.
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进一步产甲烷,产甲烷量比污泥与餐厨垃圾单独或直接联合厌氧发酵产甲烷大.研究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产甲烷过程中产甲烷量与底物指标变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整个消化过程中,累积产甲烷量为613 L,最大产气速率和产甲烷速率分别为2.12 L/(kg·d)和1.46 L/(kg·d),最大甲烷含量为72.5%,消化系统的pH在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以及氨氮、CO32-和HCO3-等碱度的共同作用下基本维持在适宜产甲烷的范围内,在不同的消化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不同,先后顺序依次为糖类、蛋白质和TVFA,并且累积产甲烷量与COD、总糖、总蛋白质的显著相关性大小依次为:COD>总糖>总蛋白质,COD去除率高达79.54%.  相似文献   
99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iO2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钛材料(TiP/SiO2),用于去除废水中的Pb(II)。通过不同温度、pH和时间条件研究分析TiP/SiO2对Pb(II)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iP/SiO2对Pb(II)的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其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模型,平衡时间为2 h;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实验计算所得的热力学参数显示,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D-R模型拟合参数表明,该吸附主要以离子交换为主。  相似文献   
994.
任兰  杜青  姚朝英 《四川环境》2010,29(3):17-19
分别用酸煮法和索氏提取法对模拟尘铅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线性范围0.08~1.50 mg/L,检出限为0.025 mg/L。对两种前处理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酸煮法,6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加标回收率为90.0%~102%;索氏提取法受装置影响,提取效率不稳定,6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加标回收率为81.5%~82.6%,酸煮法的效果优于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995.
发酵产氢已经建立和应用了一些动力学模型.对描述批次发酵产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描述各种因子对其影响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探讨基质降解速率、产氢细菌(HPB)生长速率和产物形成速率关系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综述分析.分析表明,改进的Gompertz模型被广泛用于描述批次发酵产氢过程;Monod模型则广泛应用于描述基质浓度对基质降解...  相似文献   
996.
环境监测实验室常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作为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的手段之一。据此对测定水中总铁的两种方法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校准曲线和检出限、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进行了全面比较,得出两者校准曲线相关性均较好,检出限均为0.03 mg/L,精密度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均在90%~105%。两者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二视窗小型燃烧室和数码摄像技术分别研究了2-氢七氟丙烷和二氧化碳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RMMA)燃烧火焰的熄灭过程;探讨了2-氢七氟丙烷对PMMA的点火延迟时间、火焰形貌和燃烧速率的影响;同时,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PMMA熄火表面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极低浓度的2-氢七氟丙烷不仅不能灭火反而还能够促进PMMA的点火和燃烧,但在灭火剂浓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2-氢七氟丙烷抑制样品点火和燃烧的能力要远高于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灭火剂相比,2-氢七氟丙烷具有灭火浓度低、灭火效率高和灭火速度快等明显优点.此外,FTIR的分析结果显示PMMA熄火表面的化学成份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2-氢七氟丙烷对RMMA燃烧火焰的熄灭作用可能主要是发生在气相中.  相似文献   
998.
从分析W火焰炉燃烧机理入手,着重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脱硝岛在W火焰炉上整体布置方案、催化剂及脱硝烟道优化设计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铊。检出限 (3 σ)为 0 5mg 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0 % ,回收率在92 %~ 1 0 6 %范围 ,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油池火焰燃烧过程中火焰辐射的瞬态辐射传热特性,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建立甲醇油池火焰的燃烧模型,并采用准确性高的灰气体加权和模型(WSGG)模拟高温气体非灰辐射特性;研究甲醇火焰瞬态燃烧过程中的温度、速度、组分浓度变化及辐射热量的瞬态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燃烧气体温度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会不断地有高温气体在油池表面生成,然后上升、膨胀扩散,且在上升过程中气体速度先变大后减小。受此影响,池火液面受到的辐射热反馈随时间剧烈震荡,液面中心辐射热流密度在-17~-7 kW/m2之间变化,且向液面边缘逐渐减小;液面的热流密度概率密度分布呈现三角形;地面的辐射热量因为距离火焰较远及油罐的遮挡作用,比液面小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