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13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33篇
综合类   1981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496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81.
利用SBR反应器,通过在线pH曲线控制好氧-缺氧反应时间,成功实现了短程生物脱氮,并考察了分段进水条件下流量分配对SBR反应器运行性能及N2O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水分2次在不同阶段等量加入反应器的二段进水方式相比,原水分3次等量进入反应器的三段进水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脱氮过程中外碳源投加量和氧化亚氮产量;氧化亚氮主要产生于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能够将硝化阶段积累的N2O还原至N2.2次、3次等量进水条件下,生物短程脱氮过程中乙醇投加量分别为0.8和0.6 mL,N2O释放量分别为8.86和5.05 mg·L-1(以N计).硝化过程中NO-2-N的积累是导致系统N2O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2.
The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blood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erythrocytes of the fish species Cyprinus carpio and Puntius ticto were studied. The fishes were exposed to sub 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chlorinated pesticides namely aldrin, dieldrin, DDT, BHC and chlordane for 10, 20 and 30 d in continuous flow-through test. The LCso value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acute toxicity tests and the sublethal doses were arrived at for chronic bioassay studies. Resul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haemoglobin content of both Cyprinus carpio and Puntius ticto in case of aldrin and dieldrin. Haemoglobin content reduced from an initial 13 g/100 ml to 8.07 and 10.15 g/100 ml in case of Cyprinus at the end of ten days exposure to aldrin and dieldrin respectively,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to 8.7 g/100 ml and 10.15 g/100 ml after 20 d of exposure. The haemoglobin content after 30 d exposure to aldrin and dieldrin was 10.15 g/100 ml and 11.6 g/100 ml respectively. In case of Puntius ticto, the haemoglobin content in control fishes recorded was 12.8 g/100 ml while in case of fish exposed to aldrin, the haemoglobin content reduced initially on ten days exposure to 10.15 g/100 ml and increased to 11.6 g/100 ml and 13.0 g/100 ml during twenty days and thirty days exposure respectively. This trend was also observed with dieldrin in both the fishes studied. Red blood cells were also counted in case of all the pesticides and exposure periods with respect to Cyprinus carpio and Puntius ticto. Irrespective of the species and pesticide, the RBC counts uniformly showed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in exposure period, while packed cell volume, PCV(%)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with respect to increase in exposure period in case of aldrin and dieldrin in both the fishes. But DDT, BHC and chlordane showed decreasing trend in PCV(%) values with increasing periods of exposure.  相似文献   
883.
好氧颗粒污泥(AGS)因其沉降性能好,生物量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而受到青睐.相比于传统的序批式反应器(SBR),连续流AGS技术具有易于操作控制以及匹配实际污水厂的大水量,连续流的优势,因而更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通过文献分析和整理,归纳了连续流AGS技术面临的挑战,总结了连续流培养AGS的研究现状和经验教训,并对...  相似文献   
884.
好氧颗粒污泥用于膜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膜污染,从而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从污泥特性角度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和减缓膜污染的原因,并且与活性污泥比较,提出好氧颗粒污泥减缓膜污染的优势,为膜污染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5.
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的先硝化后反硝化处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和总氮去除效率过低。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等新方法。好氧反硝化菌可以利用硝化过程中充足的碳源进行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是在缺氧条件下,以NO-2为电子受体,直接把氨氧化成N2;短程硝化反硝化将脱氮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不但节省了反硝化过程中的碳源,而且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本文对这些方法及其在实践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86.
活性污泥法驯化筛选好氧反硝化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驯化富集好氧反硝化菌.对于在驯化期间出现的污泥膨胀、DM培养液的添加时间和污泥驯化效果都进行了相应的讨论.从完成驯化的污泥中筛选出20株具有较高脱氮效率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并对其中的3株FW3、FW6和FR4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3株菌的硝酸盐去除率均在60%以上;当C/N为5、pH值为7(FW3和FR4)或8(FW6)、温度为30℃时,3株菌的亚硝酸盐积累较小;在此条件下,3株菌代谢产气中N2含量与大气相比,均高出10%左右.  相似文献   
887.
酒精废水消化液生物硝化和脱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周小波 《环境工程》2006,24(1):27-30
酒精糟液厌氧消化液CODCr浓度为3500~4300mgL,BOD5浓度为1500~2100mgL,TN浓度为400~700mgL,NH3N浓度为300~600mgL。采用SBR反应器对该消化液进行生物脱氮试验,对反应器的有机负荷、氨氮负荷、脱氮效果、脱氮过程中氮形态的变化以及碳源提供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消化液碳源充足,SBR充水比λ=0.35,缺氧时间3h以及BOD5污泥负荷0.26~0.32kgkg·d条件下,SBR处理出水CODCr598~632mgL,BOD560~100mgL,氨氮6~9mgL,总氮200~216mgL,总氮去除率为60%左右。该处理系统中缺氧段反应时间仅为3h,却承担70%~75%的CODCr总去除负荷,显著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在消化液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可投加乙酸钠作为生物脱氮的外碳源,投加量宜为500mgL。  相似文献   
888.
反应温度对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中试系统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污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需要稳定化处理。本试验设计了由2个圆罐串联的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中试系统处理城市污水污泥。通过批式试验探讨反应器温度对污泥稳定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反应器自升温的因素。试验发现①反应温度对挥发性的有机物的去除有显著影响,反应温度越高,VSS去除率越高。②影响反应温度的主要因素有进泥浓度、消化时间和曝气量。当进泥的VSS浓度为37.2g/L时,ATAD反应器最高温度可到49℃,只需14~17d的消化时间VSS的去除率可达到41.7%,污泥能达到稳定化。  相似文献   
889.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去除有机物和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一种较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了厌氧消化(UASB)-好氧(BF)后处理组合工艺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的可行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设为12、10、8、5 h,有机容积负荷分别为1.0、1.2、1.5、2.0 g / (L·d),出水COD低,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2%;TN容积负荷分别为62.5、75.3、82.8、159.3 mg/(L·d),TN去除率分别为82.79%、79.97%、76.25%、67.83%.长期生存在微氧条件下,颗粒污泥的紧密度和沉降性能均低于接种厌氧,粒度增大,比产甲烷活性略有降低,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90.
沉降速率作为选择压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质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以普通活性污泥驯化而得的好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葡萄糖为碳源,研究作为选择压的沉降速率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选择压的沉降速率与反应器中SV值和MLSS成反比关系;在沉降速率变化过程中,污泥龄、耗氧速率、胞外多聚物和COD去除率均产生变化。在本试验条件下,改变沉降速率,能改变反应器中生物量的洗出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生物群体的组成,从而影响活性的生物学性能;但生物相的改变限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动态平衡。污泥龄的波动与不同沉降速率下反应器中污泥中的胞外多聚物含量的变化有关。大量的胞外多聚物在颗粒污泥表面形成粘液层,对颗粒污泥形成保护。不同沉降速率下颗粒污泥的的胞外多聚物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