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13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1980篇
基础理论   232篇
污染及防治   496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热电联产或纯供热的锅炉,坐落于城市周边,其排烟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最好的结果是零排烟不排烟。分离空气中的氧气,与再循环烟气混合,或与再循环蒸汽混合,送入锅炉燃烧。首先减少了排烟量,其次,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最后,纯化烟气成分,以利烟气全部分离利用,从而做到排烟的无污染零排放。本文最后做出基本的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62.
通过对荆州市中环水业有限公司一期和二期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差异的比较,在调查园区废水水质水量变化的基础上,对比了两期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及处理效果,为二期工程的高效运行提供有价值参考.同时,通过对不同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设计要求及运行参数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运行过程水质水量的调查,以COD、NH3-N、色度和悬浮物为主要评价参数,分析了工艺特点及处理效果,确定了各处理单元的最佳运行条件和对不同污染组分的去除特征,优化了各处理单元的运行条件和参数.  相似文献   
963.
对滦河上游布设的10个监测站点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进行了四次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采样,并对其种类区系组成、密度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基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进行水质评价的过程中,分别使用需氧有机体百分率、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BI生物指数对滦河上游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获得了基于三个指数的各站点的水质情况.在分析各站点的水质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三个指数用于水质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4.
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是典型行业废水-焦化废水的常用处理工艺。但该工艺过程对焦化废水生物毒性的去除规律还缺少研究。研究以大型溞为受试生物,考察了焦化废水的毒性特征随A/A/O工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厌氧池对急性毒性的去除作用最大,好氧池对氧化损伤毒性去除作用较大。A/A/O工艺有效去除了焦化废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但对氧化损伤的去除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965.
周村水库主库区热分层初期氮素降低的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张春华  黄廷林  方开凯  周石磊  夏超 《环境科学》2016,37(11):4187-4193
为了探究周村水库热分层前期氮素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于2016年2~4月定期对周村水库主库区进行水质指标监测,并在采样点采集新鲜水样和表层沉积物,实验室模拟水库氮素变化过程中,水体和沉积物的反硝化作用量.结果表明周村水库在热分层初期,库区总氮浓度由(2.28±0.09)mg·L~(-1)降至(1.08±0.09)mg·L~(-1),硝氮浓度由(1.66±0.09)mg·L~(-1)降至(0.25±0.06)mg·L~(-1),氨氮浓度总体变化不大,亚硝氮的浓度几乎不变.与此同时,叶绿素没有明显增加,藻类的影响不大;氮素降低主要由于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造成.热分层初期水库的温度逐渐增加、DO、pH的变化以及以小分子量为主的有机物组成均利用好氧反硝化菌的生长繁殖,菌数从1.06×105cfu·L~(-1)增加到8.33×106cfu·L~(-1),使得水库的反硝化作用增强,水库氮素下降;与此同时的模拟实验中,仅有水体好氧反硝化菌作用时,培养瓶的总氮去除量为0.7 mg,水体和表层沉积物共同作用时,总氮去除量为3.3 mg,水体与表层沉积物的反硝化去除氮量之比大体为1∶4,表层沉积物的反硝化作用是水库氮素去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6.
拉乌尔菌sari01的分离及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薇芝  郝健  孙俊松  史吉平 《环境科学》2016,37(7):2673-2680
拉乌尔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新分类的一个属,具有降解多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本研究通过异养硝化培养基富集,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拉乌尔菌,命名为sari01.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实验研究,得出菌株sari01硝化作用的最适条件:碳源为柠檬酸钠、pH为7.0~7.5、温度为30℃、C/N为15、接种量为7.5%、溶氧以装液量计取50 mL,此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9.9%,其中33.7%被转化成气体而去除,剩余部分转化为细胞生物量.菌株sari01能够利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行生长,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8.4%和65.2%.说明菌株sari01具有很强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能够独立完成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脱氮过程,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7.
焦化废水是毒性很大的典型工业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微生物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以探讨焦化废水对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以及微生物对焦化废水的适应过程为目的,通过于焦化废水原水中接种市政污泥,在考察COD、苯酚、氨氮和硫氰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降解的基础上,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降解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接种了市政污泥的焦化废水培养16 h后COD开始下降,40 h时苯酚降解了97.14%,72 h时硫氰化物开始降解,96 h时硫氰化物浓度低于检测限,氨氮浓度随着硫氰化物的降解而升高.群落测序分析表明,不同培养阶段污泥中微生物表现出群落结构及丰度上的差异:在苯酚降解阶段,苯酚优势降解菌Acinetobacter、Pseudomonas的丰度增大,48 h总相对丰度为13.04%;在硫氰化物降解阶段,Sphingobacterium、Brevundimonas、Lysobacter、Chryseobacterium为主导菌属,96 h时其总相对丰度为16.13%;在144 h阶段,优势菌属则变为Fluviicola、Stenotrophomonas和Thiobacillus,总相对丰度为22.45%.由此认为,市政污泥克服了焦化废水中毒性成分的抑制作用之后能迅速适应环境,表现出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废水降解成分的变化而改变,环境因子和降解功能菌之间的竞争是群落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8.
氧四环素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及微生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伟富  肖勇  王淑华  丁蕊  赵峰 《环境科学》2018,39(3):1379-1385
氧四环素(OTC)作为一种广谱性抗生素而被大量使用,其滥用不仅直接破坏生态系统,更容易引起微生物耐药性和抗性基因污染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OTC,研究OTC在MFC不同运行时期的去除率变化情况,发现在运行150 d后,MFC对10 mg·L-1OTC的去除率在132 h达到99.0%.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并比较了原始接种猪粪与运行150 d后MFC阳极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处于优势地位,但相比于原始接种猪粪,MFC生物膜上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从2.84%提高至8.92%~22.75%,此外,真细菌属(Eubacterium)的比例从几乎为0.00%显著提高至20.49%~49.00%.根据现有研究报道,Eubacterium spp.对多种氧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能力,本研究表明Eubacterium spp.可能是一类具有较强OTC降解能力的功能微生物.  相似文献   
969.
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低氨氮污水,通过控制溶解氧(DO)和出水氨氮(NH4+-N)的浓度,研究了控制DO/NH4+-N(R值)实现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短程硝化的可行性和不同温度(30、20、10℃)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系统对R值的需求.结果表明,通过比值控制,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可以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在30、20、10℃条件下,系统实现短程硝化所需要的R值分别为0.50(±0.05)、0.35(±0.03)和0.20(±0.02).因此可知,温度越低,系统实现短程硝化所需要的氧抑制越强.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实验表明,通过比值控制,氨氧化菌(AOB)得到一定的富集,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相对数量逐渐减少.基于比值控制和污水水质的特点,选择短程硝化的方式有所不同,低氨氮废水选择半量亚硝化,而高氨氮污水则选择全量亚硝化.  相似文献   
970.
污水厂微孔曝气系统工况下充氧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四期曝气池为研究背景,采用尾气法测定了微孔曝气头在实际污水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充氧性能参数,与理论清水中该值比较,评价曝气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不同廊道分布的曝气头氧传质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廊道的曝气头在一天内的氧传质能力变化不大.与清水条件相比,实际工况下曝气池中的微孔曝气头充氧性能下降较大,其中氧传质系数KLa、充氧能力OC和氧利用率Ea分别下降了43%、57%和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