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664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121篇
综合类   1450篇
基础理论   245篇
污染及防治   361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稀土废水MAP沉淀法脱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预处理后的稀土生产废水,其氨氮浓度大幅降低,但并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氨氮浓度限值。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BBD),取pH、n(Mg):n(N)、n(P):n(N)3因素,采用Design-Expert 8.0.6,建立合适的剩余氨氮浓度及剩余总磷浓度模型,得到回归方程,并分析模型各项指标,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剩余氨氮浓度及剩余总磷浓度的影响。利用预测模型预测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验证预测结果,并对沉淀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二次响应模型适用于剩余氨氮浓度及剩余总磷浓度,2个模型均拥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可信度及精密度,最优反应条件为:pH=9.88、n(Mg):n(N)=1.50:1、n(P):n(N)=1.38:1时,剩余氨氮浓度为46.58 mg/L,剩余总磷浓度为7.85 mg/L。在最优条件下所得到的沉淀物并非纯净的MgNH4PO4·6H2O,还有Mg3(PO42·22H2O生成。  相似文献   
202.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凹凸棒土为原料,合成了新型NH4+-N吸附剂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并进行了氨氮吸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4.243 mg/g;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5.301 mg/g,吸附能力比未改性的凹凸棒土提高了25%。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的氨氮吸附过程比凹凸棒土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随着pH、温度的升高,凹凸棒土和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对NH4+-N吸附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3.
凹凸棒土的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以氨氮去除率为指标,在振荡时间60 min,振荡温度25℃,振荡速度140r/min的条件下发现凹凸棒土的最佳投加量2.5 g;添加凹凸棒土可以加强SBR生物系统去除氨氮的能力;拟合凹凸棒土吸附氨氮的等温线方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204.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了岷江砂、沱江砂、青衣江砂、沸石、活性炭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氨氮的吸附去除效率,基于氨氮去除能力、购买成本与运费的比较,筛选出性价比较高的基质--岷江砂作为四川地区人工湿地的基质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吸附实验表明,砂对氨氮的去除率随振荡时间和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吸附等温曲线Langmuir...  相似文献   
205.
生物预处理/常规与常规工艺处理西江原水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与常规工艺处理西江微污染原水,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对CODMn、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48.9%、62.3%,比常规工艺提高了18.9%、28.4%。2种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相当,皆为95%左右。生物预处理采用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方式,48 h过滤水头损失<2 kPa,冲洗前后过滤水头损失变化量均值<0.4 kPa。  相似文献   
206.
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的镁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剂费用一直是限制鸟粪石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实验采用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以磷酸氢二钠作为磷盐,就不同镁盐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氯化镁与氧化镁联用作为新型镁盐时,有很大的优势。在n(N):n(P):n(Mg)=1:1:1.5,n(MgCl2):n(MgO)=1:2,反应时间为30min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与常规单独采用氯化镁的处理方法相比,镁盐药剂费用可节约2/3以上。  相似文献   
207.
工业污染源间接排放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严重,使污水处理厂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源,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风险.以氨氮为例,阐明了制定浙江省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分析认为企业预处理模式比集中处理模式更具经济可行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纳管标准体系及其实施手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8.
范进昕  孙杰 《化工环保》2011,(2):152-155
对炼油废水处理场现有工艺进行流程优化,将MBR装置调整在接触氧化池之后运行.优化流程后氨氮平均去除率可从近于0提高至71.70%;COD平均去除率可从50.00%提高至72.00%.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了现有工艺氨氮质量浓度难以降低的原因,指出废水中存在的某些污染物对硝化细菌起到抑制作用,减少了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  相似文献   
209.
磷酸铵镁热解循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磷酸铵镁结晶技术的药剂费用。同时,在磷酸铵镁热解过程中添加Mg(OH)2碱促媒介,能阻止磷酸氢镁向焦磷酸镁的转化,并降低热解产物氨氮去除过程中上清液磷酸盐的残留。在Mg(OH)2∶NH+4摩尔比为1∶1,热解温度为110℃条件下,热解产物沉氨效率接近84%,上清液磷酸盐残留量为0.02 mg/L。  相似文献   
210.
东北松花江地区冬季有将近6个月的冰封期,低温季节水源水处理难度大。为了保证东北地区冬季饮用水供应,研究几种混凝剂在处理冬季松花江低温水时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NPAC1和NPAC2水解产物中具有较高的Alb和Alc成分,拥有较高的电中和、吸附和网捕卷扫性能,高效聚铝铁(PAF)水解产物Fe(OH)3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架桥作用较强的优点。这3种混凝剂无论是在控制出水浊度还是在对水体有机物去除能力方面均优于目前水厂所使用的PAC和聚合氯化铝铁(水厂PAF);NPAC2的投加量达到50 mg/L时,出水浊度达到最优;当混凝剂投加量达到50 mg/L时,NPAC1的浊度去除率逐渐超过NPAC2,剩余浊度低于3.0 NTU;NPAC1、NPAC2和PAF 3种混凝剂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大致相当,当混凝剂投加量为50 mg/L时,这3种混凝剂处理后的水的UV254的值均低于0.06,而水厂使用的2种混凝剂处理后的水的UV254仍高于0.1;结合其对浊度去除的情况,可以判断55 mg/L的投药量为NPAC1的最优投药点,PAF的最佳投药量为65 mg/L;投加适量的粉末活性碳可以有效地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当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30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基本达到最大(51.27%)。表面负荷对混凝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降低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对于提高出水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