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1032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312篇
评价与监测   12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991.
研究了MAP法(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磷酸铵镁结晶法)和化学沉淀法对玻璃蚀刻液废水中氨氮和氟的去除效果,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形成了一套玻璃蚀刻液废水处理工艺。采用N/P/Mg投加比例为1∶1∶1的两级MAP法和Ca/F投加比为1. 8的两级化学沉淀法,并在两级氨氮和氟去除反应后分别添加PAC-PAM (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为40 mg/L、2mg/L和20 mg/L、1mg/L进行絮凝沉淀,最终出水氨氮和氟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6. 8%和99. 9%;对出水进行折点加氯处理,氨氮最终去除率可达99. 9%,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2.
根据上海市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2006~2014年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探讨了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D河氨氮与总氮比例系数范围为0. 352~0. 525; 4条入海河流两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以B河两个指标的相关关系最好,各河流总氮与氨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均略好于线性关系; C、D河仅可通过二次多项式方程但A、B河则可通过两种回归方程用氨氮估算总氮。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相关关系的建立,可为上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水质预报模型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入海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市河流氨氮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010—2017年北京市地表水监测数据,对河流氨氮(NH 3-N)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上,全市河流NH 3-N浓度整体上保持上游优于下游的分布特征;年均浓度显著下降,由2010年的8.53 mg/L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3.09 mg/L;河流NH 3-N浓度与化学需氧量、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总氮与NH 3-N的比值随着水质由差到好呈上升状态。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是改善北京市河流水质的关键措施。为持续降低河流NH 3-N浓度,改善首都水环境质量,须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有机结合再生水回用与生态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994.
次溴酸盐氧化法是一种海水或高盐度水质氨氮的常用检测方法,但实验发现该方法在亚硝酸盐氮存在时氨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研究了次溴酸盐氧化法中亚硝酸盐氮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氨氮的测量误差随着水样中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升高而变大,且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探讨误差产生的机理发现,误差可能是次溴酸盐不能将氨氮完全氧化为亚硝酸盐氮导致的;研究了氧化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氧化时间对氧化率的影响可忽略,温度对氧化率有很大影响。在室温为(23±1)℃时,拟制出亚硝酸盐氮浓度对氨氮测量绝对误差的影响曲线,曲线方程为y=1.834x+0.018,r=0.996 7。利用修订的氨氮测定计算公式,可大大提高亚硝酸盐氮存在时水中氨氮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95.
对锦州石化炼油污水处理装置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序进气浮和精除油工艺除油,生化缺氧池改为悬浮污泥回流工艺,一级和二级好氧池改为MBBR工艺,大大地降低了外排水或污水回用水质污染物浓度,石油类去除率为97.5%,COD_(Cr)去除率为96.5%,氨氮去除率为97.3%,满足了辽宁省DB 21/1627—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同时也减轻污水回用的负担。  相似文献   
996.
采用XG7A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吸附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吸附条件及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静态吸附试验表明:氨氮的吸附率非碱性条件下变化不大;在渗滤液pH为7条件下,恒温振荡时间20 min时,树脂对氨氮达到吸附平衡;树脂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树脂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1.79 mg/g。使用10%H2SO4对树脂进行再生,经4次再生树脂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解吸率仍保持在97.5%以上。  相似文献   
997.
曹煊  金春姬  彭刚  刘兴超 《化工环保》2006,26(4):259-262
研究了氨氮质量浓度、体系温度、时间、酸化碱渣溶液的pH等对酸化碱渣吸附氨氮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作为解吸剂的蒸馏水和NaCl溶液对氨氮的解吸效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酸化碱渣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3.9mg/g。氨氮吸附量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酸化碱渣溶液的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酸化碱渣表面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偶极间力和氢键力,吸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NaCl溶液对氨氮的解吸效果好于蒸馏水,最大解吸率为25.7%。  相似文献   
998.
针对热电厂脱硫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采用吹脱-吸附工艺进行处理。试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95.8 m~3/d、pH 10~11、水温35~45℃的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为40.3~150.4 mg/L,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L/T 997—2006)要求,氨氮去除率为90%~96.54%,处理成本为14.84元/吨。  相似文献   
999.
列车集便器从源头分离收集水质稳定的污水,有利于资源回收水处理技术应用。在阐述列车集便器污水特性、主要处理方法和可回收资源的基础上,探讨污染物浓缩技术、堆肥资源化技术、鸟粪石沉淀技术、微藻水处理技术等集便器污水资源回收技术,比较分析4种资源回收技术的优点、局限性及其推广应用价值,以期提高对从集便器污水中回收资源可能性的认识,有助于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改性生物炭固定异养硝化菌对水中低质量浓度氨氮(约10 mg/L)的去除效果,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筛选一株异养硝化菌,分别以未改性稻壳生物炭(BC)、NaOH和H2O2改性BC为载体,用吸附法制备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分别记为BC+N3、NaOH-BC+N3和H2O2-BC+N3),开展生物炭和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