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4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3677篇
安全科学   525篇
废物处理   247篇
环保管理   372篇
综合类   7310篇
基础理论   1204篇
污染及防治   1548篇
评价与监测   337篇
社会与环境   317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与评述了化学和生物两种除磷方式及其除磷机理和工艺 ,并着重介绍了生物除磷的现状、发展和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942.
采用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完全可以在厌氧 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得到富集。稳定运行的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的反硝化除磷效率 >90 % ,出水磷浓度 <1mg L。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COD浓度 <180mg L时 ,进水COD浓度越高 ,除磷效率也就越高。较高浓度的进水COD浓度将导致有剩余的COD进入缺氧段 ,对反硝化吸磷构成不利影响。污泥龄为 16d时 ,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取得稳定和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污泥龄减少到 8d ,由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流失导致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当污泥龄恢复到 16d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反硝化聚磷菌重新得到富集 ,除磷效率恢复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943.
含重金属水处理污泥的固化和浸出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在进行安全填埋前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处理。针对电镀厂和皮革厂含重金属的水处理污泥 ,用不同比例的水泥、粉煤灰进行固化稳定处理。考虑酸雨环境 ,浸出实验采用TCLP标准。电镀厂污泥单独固化时 ,其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由 78 0mg/L下降到 1 5mg/L ;镍离子浓度由 2 2 4 5mg/L下降到 2 2 2mg/L ,高于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 15mg/L的控制限值。电镀厂污泥与皮革厂污泥混合后固化 ,浸出液毒性明显降低。铜离子的浸出浓度降低到1 98mg/L ,镍离子降低到 4 10mg/L ,总铬降低到 0 4 0mg/L ,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 ,可安全填埋。  相似文献   
944.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结合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根据脱氮与除磷机理之间的冲突,比较分析了目前主流的脱氮除磷结合工艺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45.
沸石床处理农田暴雨径流氮磷中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46.
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是一种将混凝反应、沉淀截留集中在同一滤柱内同步完成的高效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 ,通过絮凝剂的加入 ,具有同步去除PO3 -4 P、SS和部分COD的功能。本文研究了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出水中PO3 -4 P、SS和COD的去除效果及其规律。研究表明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作为絮凝剂 ,当Fe/P摩尔比为 2∶1时 ,水中PO3 -4 P的去除率达 98.8% ,浓度可降至 0 .1mg/L以下 ,同时SS、COD去除率也有明显提高。与传统的混凝、沉淀除磷工艺相比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等优点 ,是一种更为经济和简单的处理单元 ,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和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947.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废水生物脱氮中 ,利用载体固定、形成颗粒污泥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在增加生物脱氮速度、节省碳源、减少后曝气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方法 ,并实现单级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948.
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技术,在我胃着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类型,概括分析了地下渗滤系统中的关键性问题-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水力负荷的选取,氮磷去除问题和土壤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949.
废水吸附法除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叙述了利用吸附原理进行废水除磷的研究进展。吸附法除磷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吸附材料的研究方面。基于应用场合的差异。包括廉价的天然材料,工业废渣及其改性物,传统的活性氧化铝及其改性物,其他多孔物质及人工合成的高效吸附剂等。人工合成高效吸附剂由于磷吸附容量大,其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0.
改进的硫酸盐-聚乙烯醇法包埋藻菌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硫酸盐-PVA固定化法将藻与菌混合固定。在三种不同藻菌比的情况下,固定化系统对氮去除均可达100%,但是去除速度与固定的细菌量有关,细菌量越大,对氮的去除速度越快;对磷的去除随实验进行,最大去除率逐步下降,其下降速度与固定藻的量有关,藻量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由此说明脱氮的主要贡献者是细菌,而藻对除磷起了主要作用。为达到有效的脱氮除磷,应适当提高固定化藻的浓度,藻菌比应大于2:1。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在聚乙烯醇载体上,藻类的生长没有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