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9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1975篇
安全科学   223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223篇
综合类   4059篇
基础理论   618篇
污染及防治   989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971.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HDTMA)和稀土溶液氯化镧(LaCl3)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以增强其对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同步去除效果.结果表明,HDTMA和LaCl3可有效负载于人造沸石表面,且在pH为7的条件下,改性沸石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由改性前的75%和1%提高到95.67%和91.96%.影响因素的实验表明,改性沸石对不同浓度废水的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氮、磷的去除率随改性沸石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改性沸石对氨氮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改性沸石对总磷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吸附等温线说明改性沸石对水中氨氮的吸附属于离子交换,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包含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两种过程.此外,通过再生性能、负载强度和离子竞争的试验证明改性沸石能应用于实际生化尾水的氮、磷去除.  相似文献   
972.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常规工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系统介绍了国内目前常用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当今国内的一些脱氮除磷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3.
研究了自制4种配方洗涤剂A、B、C、D在不同条件下对上海青(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中残留的氧化乐果、敌百虫、乐果和甲胺磷的去除效果.借助GC-MS分析,结果表明: 在无外加条件下,洗涤剂A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47.31%~64.24%;经超声波辅助处理,洗涤剂A的去除效果反而变差,且对乐果无去除效果,而洗涤剂B、C、D的去除效果均有提高,其中洗涤剂C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去除率达86.03%,尤其对甲胺磷的去除率高达97.11%;经臭氧辅助处理,洗涤剂A的去除效果也降低,而洗涤剂B、C、D则相反,尤其是洗涤剂B,其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去除率比无外加条件高43.13%.  相似文献   
974.
试验研究表明,硅酸盐水泥对去除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有较好效果,对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水泥投加量、反应时间、搅拌强度和中和加酸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水泥投加量10 g/L,反应时间3.5 h时,去除率可以达到35%以上;用磷酸与水泥的混合液参与反应时,去除率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975.
研究高纯度气体ClO2对空气中甲醛气体的去除效果。主要考查了气体ClO2浓度、反应时间及甲醛初始浓度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去除率随Cl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甲醛初始质量浓度为2.4 mg/m3,ClO2质量浓度达到1.8 mg/m3时,甲醛去除率达到99.5%,且甲醛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30 min后去除率趋于平稳达到99.7%;ClO2对甲醛的去除率随甲醛初始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6.
部分亚硝化(PN)是厌氧氨氧化(ANAMMOX)获取亚硝酸盐(NO-2-N)作为基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市政污水氨氮(NH+4-N)浓度较低且波动频繁,导致难以实现稳定的PN。对此,通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启动2个反应器,对比不同氮负荷(NLR)下,PN系统中氮素转化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氧环境下,R1的NLR从0.15 kg/(m3·d)提高至0.5 kg/(m3·d),氨氮转化率(ACR)从45%升高至65%,亚氮积累率(NAR)从0升高至95%,表明可以实现PN的快速启动,但是稳定运行60 d后PN出现失稳。然而,在高NLR[0.8~1.2 kg/(m3·d)]条件下,ACR和NAR最高分别可达到68%和85%,且能稳定运行,表明高NLR启动运行更易获得稳定有效的NOB抑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一步表明,随着NLR的提高,R2中NOB的相对丰度远低于R1中NOB的相对丰度;同时,R2中NOB的优势菌逐渐...  相似文献   
977.
王竹  刘扬  王芳 《环境科学》2024,45(6):3614-3626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对理解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至关重要.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海拔分布格局随空间尺度有所差异,为此分别沿大通河流域干流流向(海拔梯度1 000 m)和山体坡面(海拔梯度500 m)设置了两种空间尺度的样带,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特征,基于FAPROTAX数据库分析氮循环功能类群的海拔分布,探讨驱动土壤细菌群落沿海拔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①土壤理化性质沿海拔分布有显著差异,总氮(TN)和硝态氮(NO3 -)含量与海拔正相关(P < 0.01),土壤容重(BD)、pH与海拔负相关(P < 0.001);②细菌群落OTU丰度沿海拔升高显著增大(P < 0.01),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沿海拔增大,但趋势不显著(P > 0.05);③细菌群落以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门,其相对丰度随海拔升高分别增加、减小和微弱减小;④参与氮循环的功能类群共13种,以硝化作用、好氧氨氧化和好氧亚硝酸盐氧化作用为主,随海拔升高响应规律不同,其中硝化作用细菌丰度显著增加(P < 0.01),好氧氨氧化和硝酸还原细菌丰度微弱增加,而参与含氮化合物异化还原的细菌丰度先增后减;⑤冗余分析表明海拔(ELEV)、pH和氨氮(NH4 +)是驱动门水平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因子,Mantel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氮循环优势类群均受海拔驱动(P < 0.01).⑥流域和坡面尺度上细菌群落α-多样性沿海拔的规律一致,但土壤性质、氮循环功能菌群丰度和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均不同.因此从不同空间尺度探究土壤微生物的海拔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8.
介绍了湛江电力公司4×300 MW燃煤发电机组减排氮氧化物实施的技术。  相似文献   
979.
马彦涛  薛金凤  梁涛  夏军  张秀梅 《环境科学》2006,27(9):1765-1769
为了研究妫水河流域的氮磷非点源污染来源,在官厅水库周围进行了野外人工降雨实验,结果表明,氮磷输移率与径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溶解态氮、磷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是0.997 8和0.988 9,因此提出了新的溶解态氮磷负荷模型.从妫水河流域的土壤图、土地利用图中提取地理信息,以数字高程模型为依据,应用新模型研究了妫水河流域溶解态氮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溶解态氮主要来自水浇平地,其次是低山和丘陵.  相似文献   
980.
考察了基质类型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基质类型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的去除效果有显著影响,煤渣基质比组合基质更利于提高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果;季节不同,人工湿地氮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平均去除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