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524篇
安全科学   279篇
废物处理   262篇
环保管理   235篇
综合类   2938篇
基础理论   280篇
污染及防治   1086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自80年代末以来,光活性膜由于诱人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溶胶-凝胶法等制备二氧化钛膜的方法及其并根据基于二氧化钛膜的光催化技术的特点简单讨论了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可能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2.
梁惠枫 《环境科技》1996,16(2):90-92,84
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膜分离技术之一的反渗透方法在水处理上的研究,应用的进展,例举作者实验的数据论述了反渗透法处理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阐述了应用该种方法进行学费与净化的较适宜的诸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反渗透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3.
采用PCR—DGGE技术,对降解PCP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过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时空分布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CP负荷增加与污泥的颗粒化,污泥真细菌、古细菌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反应器内上下层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相似,真细菌相似性Cs在71.4~77.6之间,古细菌Cs在70.4~76.7之间.反应器一旦受污染物负荷冲击干扰,反应器上下层污泥真细菌组成相似性Cs降至43.3,古细菌降至35.2.测序表明,颗粒污泥中存在不可培养的脱氯细菌,优势产甲烷细菌为Methanosaeta concilii、Methanobacterium sp.、Methanobrevibacter sp.和Methanothfix soehngenii.  相似文献   
54.
开发制作了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并对其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在考察该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脱碳、脱氮效果的同时.分析了D0、C,N及碱度在反应器内的分布,并在反应器内存在宏观和微观DO梯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各区污泥的硝化和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存在不同的DO浓度分区,反应器内C,N,碱度的分布有一定梯度: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区的污泥都同时具有硝化能力和反硝化能力,但活性明显不同。由于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发生.反应器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不需外加碳源和补充碱度,硝化率和TN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2%和82%。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以固定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试验了制备TiO2膜的适宜条件以及光照时间等各种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OD为418mg/L的垃圾渗滤液经400W高压汞灯光照30min,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分别为44.3%和75.0%。光照时间60min时,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可提高至54%和90%。光照30min后与活性炭柱联用,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分别提高到68.3%和84.6%。  相似文献   
56.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荆(LA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条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讨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中试试验研究讨论了利用颗粒污泥接种的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性能。在7~31℃温度范围内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负荷条件下反应器的处理效率,讨论了各参数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为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8.
CMFC连续微滤装置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应用试验,在试验中分别研究了运行压力和反冲间隔时间与膜通量关系,不同的混凝剂对处理后的出水COD、NH3-N以及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0.12~0.15MPa,反冲洗间隔为18min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吨水能耗仅为0.45kW·h/m3。此时对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5.71%、40.26%和94.49%,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浊度均明显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该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用于污水回用具有较高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限制性生态因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产酸脱硫反应器进行连续流试验并配合静态试验 ,从群体生态学角度考察限制性生态因子———COD SO2 -4 比、硫酸盐负荷率 (Ns)、pH值、氧化还原电位 (ORP)和碱度 (ALK)的定量化对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出COD SO2 -4 比大于2 0 ,Ns 小于 7 5kg(SO2 -4 ) (m3·d) ,pH =6 0— 6 2 ,ORP =- 32 0— - 42 0mV ,ALK =15 0 0— 2 0 0 0mg L是维持硫酸盐还原菌(SRB)较高活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标志 ,硫酸盐去除率可达 80 %— 90 %  相似文献   
60.
采用SAF-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组合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进行处理.SAF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CODCr,BOD5,SS和NH4 -N的去除率分别为92%,93%,90%和98%.SAF生物处理系统的出水再经化学絮凝和微滤分离膜深度处理后,CODCr,BOD5,NH4 -N,PO43--P的浓度分别低于40 mg/L,10mg/L,4mg/L,0.3mg/L;浊度小于0.5NTU,色度小于10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优良,可满足生活杂用和市政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