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2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23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5篇 |
废物处理 | 87篇 |
环保管理 | 109篇 |
综合类 | 708篇 |
基础理论 | 39篇 |
污染及防治 | 172篇 |
评价与监测 | 59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51.
采用强电离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制取高浓度氧活性粒子(O+2、O3)并注入气体外排烟道中,实现O+2、O3氧化NO转化成资源酸(HNO3)的等离子化学反应。描述强电离放电的氧活性粒子产生器,讨论烟道中O+2、O3氧化NO成HNO3等离子体反应机制,分析回收酸液的NO-2、NO-3离子种类及浓度。考察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源的输入功率、水体积百分比、气体温度、气体流速对NOx氧化率的影响。氧化率为97.2%的最佳实验条件是:O+2浓度为1.38×1010个/cm3,O3浓度为210 mg/L,烟气温度为65℃,H2O体积浓度为5.6%,停留时间为0.94 s。 相似文献
5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
正作为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一项重要举措,《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日出台。近年来,宁夏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细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显著增长,冬季雾霾现象也开始显现,大气污染形势比较严峻。《行动计划》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到2017年,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可吸人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首府银川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20%,年均浓度控制在83μg/m~3以内,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行动计划》列出了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的10项重 相似文献
53.
54.
55.
Fe2+EDTA溶液络合-铁还原脱除烟气中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Fe2 螯合剂络合-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的新工艺,重点研究了模拟烟气中O2体积分数对NO络合量的影响,以及铁粉用量、铁粉粒径、搅拌速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铁粉脱氮工艺条件,并对铁粉和铁屑的脱氮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气中O2的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4.2%,NO络合量下降90.2%;NO脱除效率随铁粉用量和反应器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铁粉粒径的增加而降低;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铁粉用量0.8g,铁粉粒径≤0.077mm,搅拌速度900r·min-1,在此条件下,对O2体积分数为5%的模拟烟气在搅拌反应器中可取得90%以上的NO脱除效率;用铁粉在1台搅拌反应器中取得的NO脱除效率和用铁屑在2个鼓泡反应器串联时所取得的效率相当。 相似文献
56.
烟气脱硝技术及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氧化物气体是危害最大、最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效控制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已经刻不容缓,特别是控制燃煤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烟气脱硝技术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碱性溶液吸收法和等离子体活化法等)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7.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国际上处理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最主要方法.本文从SCR工艺的原理出发,介绍了与德国STEULER公司在烟气脱硝技术方面合作的相关运行工艺. 相似文献
58.
59.
燃煤锅炉同时脱除SO_2/NOx的气体二次燃烧—吸收剂喷射(GR-SI)系统,是美国环保局(EPA)匹斯堡能源技术中心(PETC)等单位,为没有设置SO_2/NOx污染控制设施的现有燃煤锅炉开发研制的一项新型污染联合控制技术,是美国能源部(DOE)净化煤碳技术计划(CCCT)中的一项内容。本项研究自1987年6月开始,预计耗时54个月,于1992年全部完成。初步研究表明,GR-SI系统对燃煤锅炉SO_2和NOx的脱除率分别为50%和60%,可以使没有SO_2、NOx污染控制设施的现有燃煤锅炉达到新污染源实施标准(NSPS)。而GR-SI系统较少的投资费用(50美元/kW)和较低的操作费用(0.006—0.009美元/kW·h)使它在未来的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究我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NOx的分布特征,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利用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观测平台,采用Saltzman法对中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NOx日均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中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ρ(NOx)的变化范围为0.001~0.038 mg/m3,ρ(NO)的变化范围为0.001~0.033 mg/m3,ρ(NO2)的变化范围为0(未检出)~0.015 mg/m3.中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中,NO是NOx的主要成分.南极圈外海洋近地层大气中NOx的分布特征显示距离陆地越近,ρ(NOx)越高,NO2/NO(二者质量浓度比值)越大,反映出海陆差异及人为污染对海洋近地层大气的影响.远离陆地的南大洋航段ρ(NOx)显示较低的大洋背景值.南桑威奇群岛的火山活动导致附近海域异常高浓度的NOx分布,ρ(NOx)最高值达0.160 mg/m3,ρ(NO)为0.145 mg/m3,ρ(NO2)为0.015 mg/m3.西风带的阻隔导致该区域NOx向周围扩散时,难以穿越西风带,向南极大陆边缘扩散的趋势更加强烈,影响大范围南大洋近地层大气NOx分布.人为活动可能是南极半岛和中山站附近海洋近地层大气高ρ(NOx)和高NO2/NO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