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668篇
基础理论   215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磷水平对不同耐低磷玉米基因型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2个耐低磷玉米基因型M08和M11及1个低磷敏感基因型M05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低磷和正常磷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生长状况及对磷、钾、钙、镁、铁、锌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耐低磷基因型适应低磷的能力较强,它们具有较长的根系和较大的根干重,其株高受低磷的影响明显小于敏感基因型M05.低磷胁迫增大了植株的根冠比,改变了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在地上部和根系的分配.磷敏感基因型M05吸收磷、钾、钙、镁、铁、锌的量随供磷水平的下降而减少,并且吸收各元素的量受磷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较2个耐低磷基因型大.图1表2参24  相似文献   
992.
采用2个番茄品种(申粉918、沪樱932),以营养液设置相同氮浓度(3.0 mmol/L,以N计)的NH4 -N、NO3-N、Gly-N三个处理,探讨无机氮(NH4 -N、NO3-N)和有机氮(Gly-N)对番茄幼苗生长、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机氮和有机氮存在的营养介质中,NH4 -N、Gly-N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根系尤甚;与NO3-N处理相比,Gly-N、NH4 -N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片可溶性糖、叶片和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各器官氮素含量,降低了叶片淀粉含量、各器官氮素积累量,而Gly-N处理的根系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升高;番茄幼苗基因型差异是否表现与氮素形态有关,以植株根系干重为指标的基因型差异在供应NO3-N时不表现;沪樱932的生长显著优于申粉918;不同品种对有机氮的吸收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993.
多孔介质中三氯乙烯的非线性吸附-对流-弥散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三氯乙烯(TCE)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评价其在环境中的影响、预测其在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及确定相应的修复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TCE在细砂中的等温吸附规律研究采用批试验和模拟柱试验方法.批试验结果采用四种不同的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Linear-Langmuir-Freundlich (LLF) 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且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利用经典对流扩散模型,将以KCl为示踪剂的柱试验结果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模拟柱中的纵向弥散度;利用非线性吸附对流扩散模型,将TCE的模拟柱试验结果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吸附参数;结果显示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柱试验中的吸附模式最好.即批试验与柱实验中的吸附模式是不同的.该结论表明必须重新审视非平衡吸附理论在运移模型中的适用性,以及该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在试验结果和模型反演获得的参数基础上确定的TCE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一维非线性吸附-对流-扩散模型,能够很好地揭示TCE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且模型中的阻滞系数是质量浓度的非线性函数.  相似文献   
994.
叶优良  李隆  索东让 《生态环境》2008,17(1):377-383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过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文章以甘肃河西灌区为试验地点,在0、300、450 kg·hm-2氮水平下,探讨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和蚕豆(Vicia faba L.)/玉米间作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相对累积量增加,100~200 cm土层降低.在3个氮水平下,蚕豆间作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都低于单作.小麦间作在300 kg·hm-2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都低于单作,但在0和450 kg·hm-2氮水平下,小麦收获后间作与单作近似,玉米收获后小麦间作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都低于单作.与小麦和蚕豆间作的玉米在300 kg·hm-2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都低于单作玉米,在0和450 kg·hm-2氮水平下则表现不同.在300 kg·hm-2氮水平下,两种间作氮肥当季利用率都明显高于相应的单作,施氮量增加到450 kg·hm-2时,则表现不一样.  相似文献   
995.
三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常会庆  李娜  徐晓峰 《生态环境》2008,17(2):511-514
进行水生植物对NH4 和NO3-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进行水体的生态修复时,可以根据不同营养状况的富营养化水体而选择相应的养分吸收效率的水生植物.该研究中比较了3种水生植物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于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漂浮植物黄花水龙和凤眼莲具有较大的吸收速率Vmax和Km值,因此,它们更适合作为先锋植物对污染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前期的修复治理,待水体水质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再利用去污能力低的沉水植物进行对修复水体水质的维持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可逐步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由于沉水植物伊乐藻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有较低Km值和Vmaz值,因此更适合对轻度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直接应用伊乐藻来去除养分和维持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996.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过程中,总量分配的合理性是体现污染源与污染源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之间能否实现“公平性” 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也是关系到总量控制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不确定性分析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的是为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划与管理决策者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以 8.27km2 纸坊沟流域 1∶400比例模型为研究对象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模拟天然降雨 (降雨强度 2 mm/min,历时30 min) ,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氮素流失的影响 ,揭示小流域土壤氮素随径流流失规律 .研究表明 :当流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 60%、40%、20%和 0%时 ,土壤铵态氮流失量分别为 87.08、44.31、25.16和 13.71 kg/ km2 ;硝态氮流失量分别为 85.50、74.05、63.95和 56.23kg/km2;而流域有机质流失量为 15.67、24.02、44.68和 164.87;全氮流失量为 0.81、1.18、1.98和7.51t/ km2.产流过程中径流及泥沙中氮素含量随产流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而流失累积量呈逐渐增大趋势 .植被覆盖虽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和全氮的流失 ,却能增加土壤矿质氮的流失 .  相似文献   
998.
总量控制规划中允许排放量的平权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总量控制规划中公平合理分配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的意义以及现有平权分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明了允许排放量平权分配的原则,提出了平权分配污染源允许排放量的B值法。剖析了分析平权后剩余环境容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该文在对天津市某局地区域大气氯乙烯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氯乙烯总量控制目标和总量负荷分配方案,并对该地区大气氯乙烯环境目标值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00.
碳中和是节能减排的生态机制及碳均衡的基础,新能源替代是化石能源枯竭前的必须及节能减排的根本,而直接的节能减排是近期、初期、最多中期的过渡手段。因此国内温室气体减排基本框架设计的方向,应该是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及低碳社会转型中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和碳中和三方面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巧妙使用价格杠杆的作用,才能达到"建立起促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制"的效果。建立带有经济杠杆形式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用"碳源"及"碳汇"的主观价格及市场均衡价格作为灵敏度调节的"手柄"或"砝码",甚至可以"内生性"而不是"外科手术"式地一揽子解决老少边穷地区脱贫问题、退耕还林问题、森林分类经营及生态效益补偿问题、产业的"双转移"问题、主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的生存机制问题、各种企业的高碳能源"碳排放"问题,以及国家层面的新能源基本替代及最大幅度的节能减排之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