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909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3930篇
基础理论   610篇
污染及防治   770篇
评价与监测   153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海洋生物样品中的氮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海洋生物样品中的氮同位素分析技术。采用富集15N(丰度分别为10.13%和10.17%)的Na15NO3和15NH4Cl投放入试验池中进行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按不同食物级收集的试样(扁藻、丰年虫、长毛对虾和棱鲻)由凯氏消化法测定全氮,采用重量比为100:1 0:1的K2SO4、CuSO4·5H2O和Se的混合物为加速剂。在与质谱计相联的高真空气化装置上将铵转变成氮气,进行同位素分析。平行试验表明,同位素分析数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未加标记的参照样(蓝圆鲹)中15N丰度与国际公认的自然物质标准值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2.
93.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问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生产和活性。本文重点论述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开发以及控制营养物流失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4.
南、黄海及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无机氮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于2004年冬季在青岛地区采集了大气气溶胶TSP(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并于2005年3月和5月航次采集了黄、南海TSP和安德森分级样品,分析了气溶胶中无机氮组分(NO2-、NH4 、NO3-)的浓度,探讨了相应区域大气颗粒物中各种无机氮离子的区域分布、粒级分布.青岛地区冬季TSP的月平均值为102.00~227.00 μg·m-3;黄海TSP浓度为80.00~130.00 μg·m-3,低于青岛地区;南海TSP浓度最低,在30.167μg·m-3以下.NH4 -N是南、黄海及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主要的无机氮组分,占到总无机氮含量的53.14%~94.72%;其次是NO3--N,占到总无机氮含量的4.75%~46.64%;NO2--N对无机氮的干沉降贡献很小,仅占不到0.54%.NO3--N的粒径范围较宽,多数呈现双峰分布,峰值出现在4.7~7.0 μm和2.1~3.3 μm范围内;NH4 -N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主要集中于1.1μm以下的细粒子范围内;NO2--N性质不稳定,其分布比较复杂.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大增加了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NO3--N的含量.  相似文献   
95.
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5月份的调查资料,选择透明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建立了以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症状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莱州湾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各站点最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磷酸盐、无机氮超标严重,整体已表现出富营养化,其中黄河口和小清河口附近富营养化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受到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的影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6.
EM菌强化SBR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重点讨论了有效微生物群(EM)在SBR反应器中对生活污水的TP,NH3-N和TN和TN的去除效昆,结果表明,当EM投加量(VEM/V污水)为1/1000-1/1000时,能显著提高SBR工艺对TP,NH3-N和TN的去除率和降解速度,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当EM投加量(VEM/V污水)在1/1000-5/1000范围内,TN的去除率随EM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7.
梁祝 《环保科技》2003,9(3):18-21
日本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装置—— BS2型净化槽的原工艺运行方式中存在不利于除磷的问题 ,为了在低有机物浓度、低碳氮比 ( C/N)的进水水质条件下 ,能改善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 ,对原工艺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改进 ,探讨了该系统的最佳控制方式和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8.
文章讨论了氮磷在土壤中的赋存形式,及其迁移转化规律,即氮磷从土壤圈向其它圈层特别是水圈扩散的过程;并讨论了氮磷的积累与流失的关系,认为磷主要是受累积平衡影响,而氮则受生物控制程度更大。同时也说明了土壤氮磷流失对水体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根据SBR工艺的特征以及氮和磷的去除机理,通过对SBR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同时具备脱氮除磷功能的改进的运行方式,并对影响SBR工艺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张全东 《福建环境》1996,13(2):28-28
地非离子计算公式的推导,介绍了可编程计算器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