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9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2260篇
安全科学   659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374篇
综合类   5017篇
基础理论   1041篇
污染及防治   473篇
评价与监测   398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310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夜间贴地逆温分布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子就 《环境科学》1990,11(1):18-23
本文通过对夜间逆温分布试验数据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晴朗夜间贴地逆温分布预测模式,以及风速、相对湿度、地面温差三项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模式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程度优于其他模式,新的预测方法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评价和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的要求,能够替代夜间低空探空试验。  相似文献   
942.
几种大气稳定度分类法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湖南省耒阳地区和山西省神头电厂大气测试中获得资料,计算并比较了几种大气稳定度分类结果,分析讨论了这些分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建议取整层的平均稳定度代入高斯系污染物扩散模式,以表征自有效源高直至地面的整个扩散区域内的大气的湍流扩散能力。提出了将△T/△z分类法及P-T分类法用于高架源时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943.
海藻去除水中双偶氮染料机理及重金属离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铜离子协同海藻使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脱色和海藻同时吸附去除五种重金属离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藻对Cu(Ⅱ)、Zn(Ⅱ)、Pb(Ⅱ)、Cd(Ⅱ)、Hg(Ⅱ)离子的吸附去除受pH和吸附时间的影响较大,在pH=6~7时,对以上5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都在79%以上。适量的铜离子能很好地协同海藻处理水中的偶氮染料,脱色率可达100%;而单独的海藻体系则完全不能吸附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研究了Cu(Ⅱ)协同海藻处理染料的脱色机理。处理染料的海藻的再生性能也很好。  相似文献   
944.
在概述油气田环境污染源总体构成的基础上,对油气田环境污染源的分布特点,排放特点。污染特点及环境影响进行了宏观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油气田环境污染源与其它行业污染源的区别。  相似文献   
945.
几种消毒剂对饮水致突变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武汉东湖水分别经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处理后的致突变活性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东湖水以及臭氧消毒处理水样未呈现致突变性,氯与二氧化氯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这3种消毒剂处理的各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氯〉二氧化氯〉臭氧;同时对东湖水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以降低氯化消毒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东湖水,可降低氯化  相似文献   
946.
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模糊评价及成因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模糊方法对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洱海营养化状况从1988~1991年呈上升趋势,且其年内分布规律为冬春低、夏秋高。空间分布,则表现为南部、北部、西部、东部较相应的中部高。并对此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洱海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47.
微生物共代谢在氯代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概述了微生物共代谢的生化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在氯化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提出了微生物共代谢这种尚未被人们透彻了解的生物过程在氯代有机物等难解化合物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8.
广州市上空SO2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州市上空SO2垂直分布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广州市上空SO2垂直分布特征及垂直扩散规律。国内目前低空(1000m以下)污染物垂直分布观测较少,该文可作为一个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949.
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研究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基本特征和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子.应用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和双光路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对南京市2010年7月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和污染气体(O3、SO2和NO2)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式模拟,探讨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京市夏季10~500nm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7×104cm-3,与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典型城市观测值相近;10~25 n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占总数浓度的比例为25%.观测期间共出现6次新粒子生成事件,通过分析发现比较稳定的风速风向、较强的太阳辐射有利于南京夏季新粒子的形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的相对湿度条件在50%~70%,通过后向轨迹模式模拟的结果发现偏东风或偏南风带来的海洋性洁净气团有利于新粒子的生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时,10~25 nm气溶胶数浓度与SO2的浓度呈正相关,与O3的浓度呈负相关,而与NO2的浓度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950.
二氧化碳(CO2)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掌握准确的CO2空间分布信息可以有效评估碳减排成效,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比站点观测,碳卫星能够获取大尺度的CO2分布信息,但是由于其幅宽较窄以及云覆盖的影响,大气CO2卫星遥感数据存在大量缺值区域,不能获得空间连续的大气CO2分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区,基于2019年OCO-2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2)数据,结合气温、地形、植被、大气NO2浓度等相关变量,综合对比了多元线性回归(MLR)、地理加权回归(GWR)、支持向量机(SVR)、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和极端随机树(ERT)等方法在生成大气XCO2空间连续数据中的表现。交叉验证结果表明,RF、XGBoost和ERT这3种集成学习模型精度明显优于SVR、GWR和MLR模型,其中ERT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