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氯氰菊酯生产废水进行了物化预处理和生化处理试验,物化预处理工艺路线为高温高压氧化法,最佳温度为220℃,对庆压力为3.54MPa,最佳时间为1h。废水经预处理后,COD从43100mg/L降至17300mg/L,去除率为60%;氰含量从3640mg/KL降至小于1mg/L,去除率高达99.9%;出水BOD5/COD上升至0.34。  相似文献   
42.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氯氰菊酯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肝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对唐鱼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7.27、15.94、10.13、6.61μg·L-1;经1、3、5μg·L-1浓度处理6、12、24、48、72h,结果显示唐鱼SOD在低浓度氯氰菊酯的胁迫下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将唐鱼SOD作为农药等污染物的污染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安全使用农药和防止水体污染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用自制的新型N-苄氧羰基-(-)-L-苯甘氨酰-(-)-L-苯甘氨酰基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简称BCPGPG色谱固定相)在正相条件下对土壤中氰戊聚酯和氯氰菊酯两种农药进行了分析与测定,建立了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的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含量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用流动相(正己烷/二氯甲烷=8/1,V/V)溶解,过滤,然后以BCPGPG固定相柱进行色谱分离,在254nm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质量浓度为0~2.0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形关系良好;批间(n=4)测定的平均相对偏差(RSD)分别为5.70%和5.5%;回收率分别为81.0%~96%和88.0%~96.7%。该方法适合于测定氰戊聚酯和氯氰菊酯两种农药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4.
以秭归黄壤和万州紫壤为例,研究了氯氰菊酯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实验采用超声提取和固相萃取的方法,从土壤中提取氯氰菊酯,并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其浓度,以浓度变化揭示其在两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发现:库区消落带土壤氯氰菊酯生物降解的最优条件为含水量30%、初始氯氰菊酯浓度10 mg/kg以及土壤温度25~35℃。消落带土壤与三峡库区的水质关系密切,研究消落区的土壤在自然等条件下对农药的降解行为对消落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四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Ⅰ:土壤呼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农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和丁硫克百威对两种土壤的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农药的品种而异;四种农药可刺激或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这种影响是非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46.
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6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3个氯氰菊酯染毒组、1个维生素E组和1个高剂量氯氰菊酯加维生素E组,染毒组按10,20,40mg/kg 3个剂量水平,维生素E的剂量为100mg/kg,灌胃染毒小鼠7d.以脑组织匀浆测定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脑组织细胞测定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随着氯氰菊酯染毒剂量的升高,脑组织的ROS、MDA含量和DPC系数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剂量320mg/kg时,ROS含量(841.3±100.34)、GSH含量[(12.54±1.316)nmol/L]和DPC系数(0.054±0.004)有显著差异(P<0.05);染毒剂量340mg/kg时,GSH含量[(10.51±1.545)nmol/L]有显著差异(P<0.05),ROS含量(1014.3±81.67)、MDA含量[(2.849±0.218)μmol/L]和DPC系数(0.079±0.005)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染毒加维生素E组与高剂量染毒组相比较,脑组织的ROS、MDA含量和DPC系数均有下降,GSH含量上升.脑组织的ROS(719.5±74.56)、GSH[(16.52±1.985)nmol/L]和DPC系数(0.055±0.005)有显著差异(P<0.05),MDA含量[(1.662±0.265)μmol/L]有极显著差异(P<0.01).较高剂量(320mg/kg)的氯氰菊酯能造成小鼠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7.
秦坤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2):2905-2909
氯氰菊酯高效降解真菌镰孢霉属(Fusarium)菌株TS-203中提取了降解酶,研究了降解酶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胞内酶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高达59.8%,细胞碎片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为47.6%,而由(NH。):sO。沉淀法提取到的胞外酶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仅为10.3%,由此确定菌株TS-203产生的降解酶为胞内酶。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蛋白测得胞内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24mg/mL;该酶对氯氰菊酯酶促降解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0℃,降解酶的米氏常数K。为6.8120×10^-4mmol/m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1799×10^-4mmol/min。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对热和pH均具有较好的耐受力,对氯氰菊酯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
氯氰菊酯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污水排放口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到3株以氯氰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的真菌,分别命名为TS-203、TS-205和TS-306。经鉴定3株真菌分别属于土生曲霉组(Aspergillus terreus)、毛链孢属(M onilochaetes)和镰孢霉属(Fusarium)。分别测定了不同碳源、pH、培养温度及氯氰菊酯浓度对真菌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氰菊酯为唯一碳源且浓度为50~150 mg/L,pH 6.0~8.0,培养温度30~40℃时,真菌的生长量较大,降解效果较好。本研究对氯氰菊酯农药残留的生物修复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今后治理氯氰菊酯残留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GF31,考察了外加不同的碳、氮源对菌株降解氯氰菊酯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浓度的碳、氮源对降解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外加碳源中葡萄糖的刺激作用最为明显,外加0.8 g/L的葡萄糖,氯氰菊酯降解率提高了13.7%;外加氮源中以蛋白胨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最突出,当外加5.0 g/L蛋白胨时,氯氰菊酯降解率从27.5%提高到70.0%;降解5 d后,氯氰菊酯的降解已基本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50.
环境激素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 d种群增长率为指标研究了环境抗雄激素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以3 d种群动态参数(种群增长率、混交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和携卵雌体/非携卵雌体)、7 d休眠卵产量和休眠卵孵化率为指标研究了低剂量氯氰菊酯(0.001~0.316 mg.L-1)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以2 d种群参数分析了在氯氰菊酯中形成休眠卵孵化后的生长性能;以3 d种群参数为指标分析了母体暴露氯氰菊酯,对其后代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浓度对数与种群增长率呈直线负相关.氯氰菊酯半数效应浓度(EC50)、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和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分别为14.22、10和3.16mg.L-1;0.0316 mg.L-1氯氰菊酯组7 d休眠卵产量较对照组下降了41.23%,休眠卵孵化率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氯氰菊酯试验组中形成的休眠卵孵化后的种群增长率和混交率显著下降;萼花臂尾轮虫母体暴露0.316 mg.L-1氯氰菊酯其后代种群增长率比对照下降了15.96%.试验表明,萼花臂尾轮虫2 d种群增长率对氯氰菊酯较不敏感;低剂量氯氰菊酯可降低休眠卵产量、休眠卵孵化率及孵化后种群增长率,从而减少萼花臂尾轮虫后代早期对种群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