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55篇
综合类   1415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922.
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观点,对汈汊湖水体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滨湖地区采用以水产为主,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充分利用湖区资源,推行“以种促养,综合经营”,发展水体生态农业,可取得持续稳定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3.
湖北省朱湖农场水体生态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4.
水体沉积物中的酸挥发性硫化物对于沉积物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沉积物结合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评述了此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沉积物中AVS的来源和含量,采样和分析技术及其对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5.
陈奇洲  梁军 《环境保护科学》1992,18(2):39-42,24
本研究采用水合茚三酮为显色剂,无水碳酸钠为PH调节剂的试剂管法测测定水中氰化物,水样勿需进行前处理,也不需仪器设备,只用装有两种试剂的透明聚乙烯塑料试剂管吸水显色后直接进行比色测定;方法受水温.pH值和水中离子干扰小,检测范围为0.05—1.0毫克/升,结果比较准确,t检验结果P>0.05,与标准检验法无显著性差异.此方法操作简易快速,五分钟即可获得测定结果,适用于现场及野外水中氰化物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26.
水体金属污染潜在危害:应用沉积学方法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27.
改变打印式旋浆测流仪浅路,去除复杂的电路控制、数据处理及打印功能,改为仪器自动报警,人工记数记时,手工计算,使测流更简单方便,工作更可靠,更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28.
地下水电导率与总硬度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果平 《山东环境》2000,(7):110-111
本文以大量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一般地下水水体电导率K与总硬度1h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了Tn-K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必要的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K=1.56Th 18.1,方程具有99%的可信度。该方程对今后地下水监测及质量控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9.
非线性理论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把非线性理论应用于矿山开采沉陷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神经网络理论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2)离散单元法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0.
公众参与是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公众参与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本身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公众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特点,在梳理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相关工作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应进一步明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中政府与社会各方权利和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治理工作;二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综合考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社会参与的各种要素;三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加强交流和互动;四是应定期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效果进行评估,使公众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